椒园南山下,叠巘隐幽壑。
曲径缘古溪,高下泉声落。
悬流注石棱,缤纷挂珠络。
老梅立山烟,迎门如皓鹤。
玉树大十围,枝枝近高阁。
晨夕可来游,只须过略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内容及注释理解,并注意答题时要点清晰,语言简洁流畅,不出现错别字。

第一句:“椒园南山下”,点明“椒园”的具体位置在南山之下。“南山”是地名,指庐山南面之山;“南山下”即庐山南麓。“椒园”是诗人游庐山时观赏的一个景点。

第二句:“叠巘隐幽壑”,意思是山峰重叠,幽深的壑谷隐没其中。“叠巘”是指层层的山峰,“叠巘隐幽壑”的意思是层层叠嶂的山岭隐藏在幽深的谷壑中。“隐”字有“掩蔽、藏匿”之意;“幽壑”是指深邃昏暗的山谷,此处指深谷幽壑。

第三句:“曲径缘古溪”,意思是弯弯曲曲的山路沿着古老的溪水边走。“古溪”指的是年代久远的溪流,“曲径缘古溪”的意思是弯曲曲折的小路沿着古老的溪水旁边行走。“缘”字有“顺着”之意;“古溪”是指古老悠久的溪流。

第四句:“高下泉声落”,意思是高低不平的石头上泉水声响个不停。“高下”指的是高低,“泉声落”指泉水声不断。“落”字在这里是声音传播的意思。

第五句:“悬流注石棱”,意思是山涧的泉水飞泻直入石棱之中。“悬流”是形容瀑布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样子,“石棱”是指山石上的棱角。

第六句:“缤纷挂珠络”,意思是像珍珠一样挂在石棱上。“纷”字是形容繁多的意思;“珠络”是指像珠子一样挂在岩石棱角上。

第七句:“老梅立山烟”,意思是苍劲的老梅树矗立在山间云雾之中。“老梅”是特指梅花,因为只有梅花才能与老相联系;“山烟”是指山间的烟雾缭绕着老梅树。

第八句:“迎门如皓鹤”,意思是迎门而立的梅花就像白色的仙鹤。“迎门”是指迎着门口,“如皓鹤”是指像白色的仙鹤一样,这里用比喻手法写梅花的挺拔俊美。

第九句:“玉树大十围”,意思是这棵大树直径足有十围那么大。“玉树”是形容树木洁白华贵,如同玉石一般;“大十围”指的是树干直径有十围大小,这里用夸张手法描写了树的高大。

第十句:“枝枝近高阁”,意思是每一根树枝都靠近高楼。“高阁”指的是楼台,这里是比喻,暗喻这些树枝高耸入云。

第十一句:“晨夕可来游,只须过略彴”,意思是无论早晨还是傍晚都可以来这里游玩,只需经过一个小土坝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晨夕”泛指早晚,“略彴”是指小土坝,这是说这个地方距离庐山主峰并不遥远。

【答案】

东西龙眠山二十咏 其十四

椒园南山下,叠巘隐幽壑。

曲径缘古溪,高下泉声落。

悬流注石棱,缤纷挂珠络。

老梅立山烟,迎门如皓鹤。

玉树大十围,枝枝近高阁。

晨夕可来游,只须过略彴。

赏析:

首联“东西龙眠山二十咏 其十四 椒园”,点出了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椒园。

颔联描绘出一幅清幽静谧的景色。“南山下”“幽壑”、“曲径”、“古溪”、“高下”、“石棱”、“悬流”、“山烟”、“皓鹤”,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而又宁静致远的世界,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中。

颈联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境界。“纷”与“悬”、“纷”与“落”,“挂”、“络”、“珠”、“垂”、“露”,都是以动词和名词的组合来表现动态和静态的和谐,从而形成一种动静相宜、声色并茂的画面。

尾联又为诗篇增添了一份灵动。“晨夕”、“过”、“彴”,则使整个意境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可玩味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