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松挺奇质,高格无纤埃。
如对脩洁士,隽整爱丰裁。
青铜点朱碧,斑剥古尊罍。
耸干若凝雪,蟠根疑积苔。
凤毛声瑟瑟,龙鳞色皑皑。
玲珑晓日映,潇洒天风来。
近树吹微香,肌理神仙胎。
允宜白鹤观,只合吹笙台。
百尺潇湘竹,风度差可陪。
回头看榆柳,琐屑皆凡材。
诗句翻译
1 白松挺奇质,高格无纤埃。
- 白松挺拔而奇特的质地,高洁的品格没有任何微小瑕疵。
- 如对脩洁士,隽整爱丰裁。
- 如同面对一位高尚洁净的人,我欣赏其整洁和优雅的剪裁。
- 青铜点朱碧,斑剥古尊罍。
- 青铜色点染出红色和绿色的斑点,这些斑驳的痕迹就像是古代尊酒器上的花纹。
- 耸干若凝雪,蟠根疑积苔。
- 树干高耸如同凝固的雪花,根部蜿蜒仿佛积累了厚厚的苔藓。
- 凤毛声瑟瑟,龙鳞色皑皑。
- 凤凰羽毛的声音清脆响亮,龙鳞的颜色洁白如雪。
- 玲珑晓日映,潇洒天风来。
- 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玲珑剔透,天风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
- 近树吹微香,肌理神仙胎。
- 靠近树木时能闻到淡淡的香气,它的纹理像是神仙的肌肤。
- 允宜白鹤观,只合吹笙台。
- 这样的美景适合观赏白鹤,也适合吹奏笙簧的音乐表演。
- 百尺潇湘竹,风度差可陪。
- 这是一株高达百尺的潇湘竹,它的风度足以作为陪伴之物。
- 回头看榆柳,琐屑皆凡材。
我回头望向周围的榆树和柳树,它们都是平凡的材质。
注释
“白松”是松树的一种,以其洁白的树皮而得名。这里的“挺奇质”,指的是松树挺拔、独特且有质感的特质。
“高格”指高尚的品格,“无纤埃”则表示没有任何瑕疵或杂质。这里强调了松树的高洁与完美。
“脩洁士”指道德高尚、纯洁无暇的人,“隽整爱丰裁”则是赞美松树的修剪整齐、剪裁得当的形态。
“朱碧”是指朱红和绿色,这里可能暗指青铜色的金属光泽,与古尊的斑驳痕迹相呼应。
“耸干若凝雪”形容松树枝干高耸,如同积雪一般;“蟠根疑积苔”则描绘了根系盘结,仿佛堆积了厚厚的苔藓。
“凤毛声瑟瑟”中的“凤毛”可能指的是凤凰的羽毛,而“瑟瑟”是形容声音细密清脆。这里形容松针的声音。
“龙鳞色皑皑”中“龙鳞”可能指的是龙的鳞片,而“皑皑”是形容颜色洁白。这里形容了松树的颜色。
“玲珑晓日映”中的“玲珑”是形容事物精致玲珑;“晓日映”则是早晨阳光的映照。这里描绘了松树在晨光中的美态。
“潇洒天风来”中的“潇洒”指自然流畅的姿态;“天风来”则是大自然之风的到来。这里形容了风吹过松林带来的清爽感受。
“近树吹微香”中的“微香”指轻微的香味;“肌理神仙胎”则形容松树纹理如同神仙般细腻。这里赞美了松树的香气和质地。
“允宜白鹤观”意味着这样的景色非常适合观赏白鹤;“只合吹笙台”则表示这里非常适合吹奏笙簧音乐的表演。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喜爱。
“潇湘竹”可能是指产自潇水和湘水的竹子,因其坚韧而闻名。它在这里被比作百尺之高的松树,显示出其雄伟与坚韧。
“风度差可陪”中的“风度”可能指气质或风度;“差可陪”则是勉强可以与之相配的意思。这里可能在谦虚地表达自己与高大的松树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白松的形象和特性进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松树挺拔、高洁、典雅的自然风貌和精神内涵。诗中的白松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人格化的象征,代表着不屈不挠、清高脱俗的品质。同时,诗人通过对松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赏,以及对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