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客还家,文杏霏烟柳簇芽。
传语清溪南北岸,好教莺语唤桃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中重要字词的含义。

(1)“壬午正月廿六日行有期矣”:壬午年正月初七,我即将启程回家了。壬午是宋朝宁宗皇帝的年号。“壬午”即宁宗庆元五年。“有期矣”指出发的日子已经定下了。“行有期矣”意为:出行的日子已经确定了。

(2)“三千里外客还家,文杏霏烟柳簇芽。”:从遥远的三千里外回到家来,只见文杏树繁花似锦,垂柳嫩枝如烟,满眼都是春天的景色。“客”,远在他乡的人。“文杏”“柳芽”是春的象征。

(3)“传语清溪南北岸,好教莺语唤桃花。”:请替我转告清溪南北两岸的人们,要让他们放声啼唱,让黄鹂唤醒沉睡在枝头的桃花。“莺啼”是春天的使者,它用清脆的声音唤醒万物复苏。“桃花”是春天的标志,也是诗人所钟爱的。诗人希望人们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春光,而要尽情地歌唱春天。

【答案】

【注释】

①壬午:宁宗庆元五年。

②行有期矣:出行的日子已经确定。

③三千里外:从遥远的外乡。

④文杏:文杏花。

⑤霏烟:细雨蒙蒙。

⑥簇芽:新芽初露。

⑦清溪:指颍河之支流颍水。

⑧莺:黄莺鸟。

⑨桃花:指桃林。

⑩赏析:

这首小诗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归途中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首句“壬午正月廿六日行有期矣”,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归途的时间、目的地。第二句“三千里外客还家”,点明了归家的路途之遥远,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期待的心情,因为久别重逢,故觉得路长也值得。第三句“文杏霏烟柳簇芽”,描写了沿途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最后两句“传语清溪南北岸,好教莺语唤桃花”,寄情于景,借物抒情,既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又表现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