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南塘石岸平,青青蒲叶绕溪生。
游鱼争向滩头浅,遗子时闻拨刺声。

【注释】

初夏园林十忆诗: 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这是其中的第八首。十忆诗,就是《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姊妹篇,共二十首。

新蒲: 即“新蒲菜”,是一种水生植物,茎叶可食,根茎可作中药。

南塘石岸平: 指南方池塘的石岸平坦如平地。

青青蒲叶绕溪生: “青青”形容蒲叶的颜色青翠,“绕”是环绕的意思,“溪生”指水流从石缝中流过,把蒲苇环绕在石岸边生长。

游鱼争向滩头浅: “游鱼”指的是鱼儿在水中游动,“争向滩头浅”是指它们争先恐后地向河滩游去,因为河滩的水浅,容易捕到食物。

遗子时闻拨刺声: “遗子”是留下鱼卵的意思,“拨刺声”指拨开鱼卵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初夏时节池塘边新蒲菜的生长情况。诗中用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第一句“水涨南塘石岸平”,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南塘的水渐渐上涨,使得石岸显得更加平坦。这里的南塘可能是一个人工湖泊或者自然形成的小池塘,周围被绿树、花草环绕,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二句“青青蒲叶绕溪生”,则进一步展现了新蒲菜的生长状态。蒲叶翠绿,仿佛给这个池塘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这些蒲叶沿着水流的方向生长,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第三句“游鱼争向滩头浅”,则揭示了鱼群的生活习性。它们纷纷向着河滩游去,可能是因为河滩的水浅,容易捕到食物。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鱼儿赋予了人的活动特征,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联“遗子时闻拨刺声”,则是描绘了新蒲菜繁殖的场景。在繁殖过程中,鱼卵会在水面上漂浮,当水流经过时,会把它们拨动起来。这时,可以听到拨刺的声音,这是大自然最真实的交响乐。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时节池塘边新蒲菜的生长、鱼儿的生活习性以及繁殖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