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汀沙渚挺霜茎,风味偏含晓露清。
自是水边饶雁膳,何时采采入甜羹。
【注释】
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花序圆柱状。可食,味美如菰米。蒋:一种稻米。霜茎:指菰的茎。偏含晓露清:指菰的茎上有清晨的露水。
雁膳:指雁的饲料。甜羹:指用菰米做成的羹。
【赏析】
这首诗写荻笋和菰米。菰是多年生水生草本,茎直立而坚硬,叶子椭圆形,互生,有短柄。夏季开白色花,果实近球形,种子黑色。茎皮有纤维,可造纸,茎节处有白粉,可制淀粉。菰子称“雕胡”,供食用,为名贵食品。
菰笋初生的嫩茎称为茭白。菰笋在夏秋之间生长,至冬季已长大成竹竿状,可食。菰笋性寒,味甘,有利湿、消渴、止痢的功效。菰笋与菰米皆为佳肴,但味道略逊于菰米。菰米可供食用,也可酿酒,酒名“菰浆”。
此诗首二句描写了菰笋和菰米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菰笋生长在烟波浩渺的汀洲沙渚之上,它的茎上长满了白色的霜珠,显得格外清丽;菰米则清香爽口,令人回味无穷。后两句写菰笋的用途。诗人以“自是水边饶雁膳,何时采采入甜羹”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家乡的人能早日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菰笋和菰米,让家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优美,既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