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扶杖有双童,跨涧穿云见此翁。
天下闲人谁得似,看松采药水声中。
【注释】
山居杂诗九首其一:诗人隐居山林,过着清闲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写他的隐居生活和情趣。山、水:分别指代山水景色。闲人:悠闲的人。谁得似:谁能比得上。松:指松树。采药:采集药材。水声中:在潺潺流水声中。
【赏析】
《山居杂诗九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是隐居的诗人闲适安逸的生活。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耐人品味。
“吹笙扶杖有双童”,这两句描写了作者与两个儿童一起吹笙的画面。笙是一种古代管乐器,它的声音悠扬动听。诗人手扶竹杖,身边有两个小孩陪伴着他,一边吹笙一边欣赏周围的山水美景。这里的“扶杖”指的是诗人依靠着拐杖行走;“有双童”则表示有两个小孩在身边。这两个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跨涧穿云见此翁”,这句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孩子们的亲密关系。他们一起跨过山涧,穿越云层,最终见到了这位隐居的老者。这里的“见此翁”指的是见到那位隐居的老者;而“跨涧穿云”则形容了他们所走的山路崎岖不平,需要跨越深涧和穿越云层才能到达。
“天下闲人谁得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居老者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天下间真正能够像这位老者一样悠闲自在、不问世事的人并不多。这里的“闲人”指的是那些没有烦恼、不追求名利的人,而“谁得似”则是说这样的人很难找到。
“看松采药水声中”,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孩子们一起在山水之间寻找药材的情景。他们站在松林边,听着潺潺的流水声,一边寻找药材,一边欣赏周围的美景。这里的“看松采药”指的是他们在山林中寻找药材的行为;而“水声中”则表示他们在流水声中进行活动。
【译文】
吹笙扶杖有双童,跨涧穿云见此翁。
天下闲人谁得似,看松采药水声中。
赏析:
此篇描写了作者与几个孩子在山水之间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吹笙”、“跨涧”、“穿云”等动作,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