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屯汉沔,王化阻岩疆。
扼塞狐凭险,膏腴鼠藉粮。
自天开益部,计日定炎荒。
喜见欃枪息,同声贺庙廊。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诗人在四川任职期间。第一句“六年屯汉沔”表明了时间背景,“王化阻岩疆”写出了蜀地的险恶,“扼塞狐凭险,膏腴鼠藉粮”写出了蜀地民风的淳朴,“自天开益部,计日定炎荒”写出了诗人平定叛乱、收复失地的豪迈心情。第二句中的“欃枪”是星名,这里指彗星;第三句中“鼠藉粮”指粮食被占,第四句中“庙廊”指朝廷。

【答案】

译文:“六年”,诗人在四川任职的时间。“王化阻岩疆”,蜀地险阻,难以治理。“扼塞”,占据要塞之地,控制要冲。“狐凭险”,比喻当地百姓强悍难制。“膏腴”指肥沃的土地。“鼠藉粮”,喻指当地民众生活富足,不愁衣食。“自天开益部”,指上天保佑,四川地区获得和平。“计日定炎荒”,意思是说只要我们努力,定能平定叛乱,收复失地。“欃枪”即彗星,这里用来象征战争的结束。“庙廊”,指朝廷,诗人以朝廷为荣。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平息叛乱后四川安定的喜悦之情。首联叙事,点明平定叛乱的功绩和时间;颔联写当地的民风纯朴;颈联写朝廷的嘉奖;尾联写诗人的志向。全诗抒发的是平定叛乱之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国家大义的忠诚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