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岩飞瀑日潺湲,紫藓青蒲不记年。
自作雪霜幽壑里,时闻琴筑小窗前。
影穿密树千珠散,潭聚游鱼一镜圆。
不独浮杯兼酿酒,濯缨知向此中偏。
【注释】
层岩(léinián): 层层的山石。
飞瀑: 瀑布。潺湲: 水流的样子,此处指水声。
紫藓青蒲(sèbǎn):紫色的苔藓和青翠的草。不记年:不知多少年。
幽壑(hèkè):深谷。
琴筑小窗前:用琴瑟弹奏,在小窗之前。
影穿密树千珠散:影子穿过茂密的树林,像千万颗珍珠一样散落。
潭聚游鱼一镜圆:潭里的游鱼聚集在一起,像一面镜子一样圆。
濯缨知向此中偏:知道这里可以洗去冠上之缨。濯缨:洗帽。
【译文】
层峦叠嶂飞泉流,瀑布声中岁月悠长,
自己作雪作霜,幽谷里,时常听到琴瑟之声,
影儿穿过密林洒落如千颗珍珠,
池中游鱼聚成圆形,宛如一面明亮的水晶镜。
不仅饮酒也酿酒,濯缨知向此中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60年(唐天宝九载)冬到翌年初春在湖南岳阳楼所作。诗以“八咏”中的第四首《石上泉》为题,借咏石上清泉,寄寓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景,描写了石上泉水清澈见底,时有飞泉自高处直泻下来,声音清脆悠扬,水珠溅落下来,如同撒下无数珍珠。后两句抒情,写自己隐居在幽静的山谷之中,经常可以听到琴瑟之声,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映在水中。最后一句说,我知道这里的环境可以洗涤我的帽子上的缨络,所以经常来这里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