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凉出郭觉情亲,河阔桑浓景一新。
石角磷磷偏碍路,溪声曲曲解随人。
筼筜色净霜初落,䆉稏风轻绿渐匀。
正是莺啼好时节,可堪城市往经旬。

【注释】

蚤凉出郭觉情亲:早晨凉爽,走出城外觉得感情亲近。蚤,早,清晨。

河阔桑浓景一新:河水广阔,桑树茂盛,景色一片清新。

石角磷磷偏碍路:石头棱角闪烁着微光,反而妨碍了道路。

溪声曲曲解随人:溪水声曲折婉转地伴随着行人。

筼筜色净霜初落:筼筜竹的颜色清白,霜刚落时。

䆉稏风轻绿渐匀:菖蒲叶上露珠,随风轻轻滑落,使绿色的叶片显得更加匀称。

莺啼好时节:正是黄莺啼鸣的好时光。

可堪城市往经旬:令人感到难堪的是,城市中的人经过这里已长达十旬之久。

【赏析】

此诗作于乾道八年(1172)春。诗人在龙眠山游览,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诗的开头两句是写诗人在清晨走出郊外后,感到心情舒畅、亲近自然的感受。接着三句写诗人沿着龙眠山行至溪边时,溪水中的石头因阳光照射而发出微弱的光芒,挡住了去路;溪水的流淌声也似乎随着人的节奏婉转地流动。这两句看似客观地描写景物,实则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四句“筼筜色净霜初落”,描绘了溪边的树木——筼筜木,其色彩纯净,霜花刚刚落下,给诗人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最后一句“䆉稏风轻绿渐匀”,则是说菖蒲叶上的露珠随风飘落,将绿叶渐渐抹平,使得原本不均匀的绿色更加和谐统一。

第五句“正是莺啼好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认为现在正是鸟儿欢唱的好时候。然而接下来的“可堪城市往经旬”,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城市喧嚣生活的无奈与厌倦。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它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留恋,也揭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同时,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如“萤火石角”、“溪声曲曲”、“䆉稏风轻”等,这些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