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和风漾凤城,履端清宴在承明。
楼前晴雪消金掌,玑上春星转玉衡。
三殿班联同恺乐,万方歌舞祝升平。
欣沾元日恩辉早,听奏钧天第一声。
【注释】
元日:元旦。养心殿侍宴应制:在养心殿陪皇帝饮宴,并按皇帝的旨意写诗应制。暖日和风:温暖和煦的阳光、微风。《诗经·邶风·终风》:“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朱熹集传: “周行,犹言道路也。”漾:荡漾,水波摇荡的样子。《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书·地理志上》:“江水浩渺。”履端清宴:即“履端于始”的宴饮。履端:《周易·履卦·象》:“履虎尾,不咥人,亨。”王弼注:“履,初涉也,履虎尾,如履于涂。其始虽危,终必亨也。”承明:汉代宫名。汉景帝时改甘泉宫为建章宫,甘泉宫在长安城西北,因在长乐宫之东,故又称东宫。承明殿是西汉时期皇帝休憩、朝会的地方,在未央宫西内。清宴:宴会,指元旦的宴会。金掌:用金饰的酒杯或器物。唐李郢《九日登太原北峰》诗:“遥看瀑布挂前川,碧涧飘残绕石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春星转玉衡:春夜星空的转动。玑: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玉衡,北斗七星中天枢。北斗七星中天枢星为玉衡星,玉衡星有柄,柄上有环,环上有刻度,所以称“璇机”。璇机又名玉衡,是北斗七星中主管天枢星的一个辅星。璇玑,北斗七星之一,属天玑座。古人把天象与历法联系起来,以测时间,故以璇玑为计时之器。《周礼·夏官司马·保章氏》:“以冬日至之日规平国都之位。”郑玄注:“规者,画一之法度而量之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古之造历者,以冬至所在为岁首, 则自子至亥为一日也。”春星转玉衡,谓春夜星空的转动。
三殿班联同恺乐:三殿,指皇宫三大殿,即太庙、太子宫、太极宫。《汉书·成帝纪》:“(成帝)幸太子宫。……乃出御太庙,朝皇太后于云合殿。”班联,指百官。同恺乐,欢乐。万方歌舞祝升平:四方各地歌舞庆贺太平。《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正此八政者,万邦之职也。”
欣沾:欢喜沾受。元日恩辉:元旦的恩泽光辉。元日:元旦。早:早先。钧天:天上。钧天,指天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皇帝元旦赐宴而作的一首应制诗。
首句开门见山:“暖日和风漾凤城”。这里写的不是一般的暖日和风,而是特指皇帝赐予的暖日和风。这暖日和风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使凤城的大地充满了生机。“履端清宴在承明”,诗人在这里说的是皇帝的元旦宴在承明殿举行,也就是皇帝的元旦宴会在承明殿进行。承明殿是皇帝休憩、朝会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这里的“履端”,是指帝王即位之初,开始治理国家。“清宴”,是皇帝的宴会。诗人在这里说皇帝在元旦的时候,在承明殿举行宴会,这是很荣耀的事情。
第二句:“楼前晴雪消金掌”。这里写的是皇帝的宫殿前面,晴朗的日子,积雪融化了。金掌指的是金色的酒杯。这句的意思是说,天气晴朗的时候,积雪融化了。
第三句:“玑上春星转玉衡”。这里写的是春天,春天的时候,北斗七星转动。玑是北斗星之一,它的位置在天枢星。玉衡是北斗七星中主管天枢星的一个辅星。这里的“玑上”是北斗星之上的意思;“春星”指的是春天的星星,也就是春夜的星空;“转玉衡”就是指春夜里星空的转动。这句的意思是,春天的时候,北斗七星在转动。
第四句:“三殿班联同恺乐”。三殿指的是皇宫三大殿。班联指的是百官聚集在一起。同恺乐指的是欢乐。这句的意思是说,皇帝的宫殿里聚集着百官,大家都在欢乐。
第五句:“万方歌舞祝升平”。这里的万方,指的是全国各地。歌舞指的是音乐舞蹈。祝升平,指的是祝贺国家的太平。这句的意思是说,全国各地的人们正在庆祝国家的太平。
第六句:“欣沾元日恩辉早,听奏钧天第一声”。这里的欣沾指的是欢喜接受恩泽,沾:沾受恩泽。元日恩辉指的是元旦的恩泽。早:早先。钧天指的是天上。这里说的“听”是聆听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欢喜地接受元旦的恩泽;聆听皇上的演奏的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