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林淹积雨,扶杖偶闲游。
莎湿看眠犊,泥深听叱牛。
树喧归鸟集,山霁晚烟收。
自适岩居趣,何妨信宿留。

【注释】

①赋得: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题目,要求作者作诗来应考,所以叫“赋得”。负杖:拄着手杖。岩耕:在山中耕种。

②淹:久,浸。积雨:久雨。③莎:莎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子卵状披针形。看眠犊:看见牛犊正躺在地上熟睡,形容牛很温顺。④叱牛:驱赶牛,使牛前进。⑤树喧:树林里的声音,鸟叫声。⑥霁:天晴。晚烟收:晚上的烟云消散了。⑦自适:自己感到舒服、快乐。岩居趣:在山中居住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山林时所作。首句写久雨初晴,空林中积水满地,诗人拄着手杖偶然闲游,写出了诗人悠闲的心情。第二联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湿沙上睡着的牛犊,泥潭中的牛儿,以及树上归巢的鸟儿。诗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一个宁静祥和的山村生活画面。第三联写山间天气转晴,晚霞满天,炊烟四起,诗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末联点明主题,表现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