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云诸岭峻,东接蓟门烟。
石色幽燕冷,钟声古塞传。
佛飘镫作供,僧藉果为田。
纵目劳延望,曾无福地缘。
诗句释义
1 横云诸岭峻:描述山势高耸入云,形容山脉的壮丽。
- 东接蓟门烟:蓟门,即北京旧称,此处可能指的是盘龙山向东与蓟门(今北京)相连。
- 石色幽燕冷:幽燕,古代对北方地区的称呼,此指山石的颜色和冷峻。
- 钟声古塞传:古塞指的是古老且有历史的关口或要塞,这里指钟声回荡在古老的边关。
- 佛飘镫作供:佛,指佛像;镫,古代僧人使用的照明用具;供,供奉。这里意指佛像在夜间被点亮作为信徒的供奉物。
- 僧藉果为田:藉,借、利用。僧藉果为田,意味着僧人利用果园作为修行之地。
- 纵目劳延望:纵目,放眼远眺;劳延望,劳于远处的眺望。
- 曾无福地缘:福地,好的土地;缘,缘分。这里表达的是即使有福地,也无缘享受。
译文
盘龙山上横卧着许多高山,山势直插云霄。向东望去,与蓟门相接,烟雾缭绕。山石显得幽凉而冰冷,钟声在古老的边关里回荡。佛像被点亮供人瞻仰,僧人将果园作为修行的场所。放眼望去,只能徒劳地远眺,未曾有福分能享有这美好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盘龙山的雄伟景色和宁静之美,通过对山峰、云雾、钟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盘龙山的自然之美。同时,诗中通过描述僧人的活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盘龙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