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初晴暖不禁,消闲策蹇入山林。
水因穿石归溪缓,鸟为成巢择树深。
负米僧归云外寺,采薪人卧涧边阴。
无穷野色留吟眺,寄傲烟霞有素心。
山行
春雨初晴暖不禁,消闲策蹇入山林。
水因穿石归溪缓,鸟为成巢择树深。
负米僧归云外寺,采薪人卧涧边阴。
无穷野色留吟眺,寄傲烟霞有素心。
注释:
- 春雨初晴暖不禁,消闲策蹇入山林:春雨刚刚停息,天气回暖,我不禁想要出去散心走走。
- 水因穿石归溪缓,鸟为成巢择树深:水流因为石头的阻挡而慢慢流回溪中,小鸟选择在树木茂密的地方筑巢。
- 负米僧归云外寺,采薪人卧涧边阴:背着米的和尚回到寺庙,采柴的人躺在山涧旁休息。
- 无穷野色留吟眺,寄傲烟霞有素心:无边无际的田野景色让人驻足沉思,我渴望像烟雾一样淡泊名利。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山林风光的诗作。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自然的山水画卷。
首句“春雨初晴暖不禁”,描绘了春天的雨后初晴,阳光明媚,暖意融融的场景。这里的“不禁”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颔联“水因穿石归溪缓,鸟为成巢择树深”,进一步描写了春天山林中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观察水流、鸟儿等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追求简朴生活、远离喧嚣的心态。
颈联“负米僧归云外寺,采薪人卧涧边阴”,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见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刻画僧人、采柴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们平凡而真实的一面。这些人物的存在,让整首诗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无穷野色留吟眺,寄傲烟霞有素心”,则是诗人对整个作品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春天山林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启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