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提挈倚东山,最难忘辽海余生,万里驰书索苏武;
去岁趋陪祝南极,恸从此竹林永诀,五云回首感阿咸。
【注释】
挽张百熙联:挽,悼念。张百熙(1853-1926),字冶堂,号小坡,湖南善化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曾任京师大学堂校长,后任国史馆总裁、学部尚书等职。
廿年提挈倚东山:廿年,二十年。提挈,扶持。东山,指隐居在会稽山的谢安。这里指代张百熙。
最难忘辽海余生:辽海,指辽东半岛。余生,剩余的生命或岁月。这里指张百熙在辽东度过的晚年生活。
万里驰书索苏武: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苏武,指汉代使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九年的故事。这里借指张百熙被贬谪到偏远地区的经历。
去岁趋陪祝南极:去岁,去年。南极,指北极星,古人以之比喻帝王。这里指代张百熙。
恸从此竹林永诀:恸,悲痛。竹林,指《世说新语》中记载的阮籍与好友嵇康、刘伶等人饮酒作诗的竹林七贤故事。
五云回首感阿咸:五云,指祥云。阿咸,即司马相如,字长卿。他因卓文君的美貌而爱慕上她,但后来两人分手,司马相如赋《长门赋》,卓文君则作《白头吟》。这里借指张百熙对卓文君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联,由两个部分构成:上联和下联。上联表达了张百熙被贬谪到偏远地区时的心境;下联则表达了他在告别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受,展现了张百熙的人生历程和精神风貌。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