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桂论政要,五福治文书,随侍八年,惟见公心血多人数斗;
灵均忧时亡,武乡尽瘁死,远谋百世,知举国歌泣尚在他年。

诗句解读及注释:

  1. 十桂论政要,五福治文书
  • 十桂: 可能指的是科举制度中的“十科”,通常指状元、榜眼、探花等前十名。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张之洞在科举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 论政要: 讨论政治问题。
  • 五福: 传统认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是五福。这里可能是指张之洞晚年仍关注国家大事,为国家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 治文书: 处理政务。
  • 随侍八年: 跟随张之洞的时间长达八年之久。
  1. 惟见公心血多人数斗
  • 惟见: 只看到。
  • 公心血: 指张之洞的辛勤付出和心血。
  • 人多数斗: 形容张之洞的付出之多,如同数斗的汗水。
  1. 灵均忧时亡
  • 灵均: 屈原的字,这里借代屈原,表达对时局忧虑。
  • 忧时亡: 担心时局不稳而忧心忡忡。
  1. 武乡尽瘁死
  • 武乡: 地名或官职,但在此语境下可能指张之洞的官位或职责。
  • 尽瘁死: 竭尽全力直至去世。
  1. 远谋百世,知举国歌泣尚在他年
  • 远谋: 长远的谋划。
  • 百世: 一百代,强调影响深远。
  • 举国歌泣: 全国上下都为之哭泣。
  • 尚在他年: 还需要等到未来。

译文:
张之洞作为科举状元,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他为治理国家付出了很多心血,他的付出就像数斗的汗水一样。屈原以忧国忧民著称,张之洞也有着相同的担忧,他为了国家尽心尽力直到去世。他对国家长远的谋划将影响一百代,全国人民都会为他感到悲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之洞的政治才能、对国家的关心以及个人牺牲的描述,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治国能力。屈原的忧国忧民形象与张之洞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共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