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极塞接青雯,路辟蚕丛境始分。
腊雪隔年犹下水,秋山终日不停云。
方城斗大烟岚满,冷署冰寒鸟雀群。
更喜遐陬仍简略,从无案牍藉神君。

【注释】

岷峨:指四川。青雯,即岷山。蚕丛,古蜀国的名王,相传其国在岷山上。腊雪:农历十二月的积雪。“隔年”句:《太平寰宇记》卷一八三载:“岷山有路,谓之蚕陵道。”《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载:“蚕丛氏墓,在蜀郡临邛县西南,俗谓之蚕丛祠。”

方城:方城山,一名方石山,位于成都西面。烟岚:指山间的云雾。冷署:寒门。冰寒:寒冷如冰。案牍:古代书写用的小板子。神君:神话中的主宰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内江县令时所作的杂咏诗之一,写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

首联先写岷山与青城的接界。岷峨为蜀中名山,青雯为岷山之别称。“路辟”,道路开通。“蚕丛境始分”,指从这条道路开通之后,才开始有了川西的道路。诗人把岷山比作蜀王蚕丛,说蜀地的交通从此开始发展。这一句既写出了蜀地开发的历史,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殷切希望。

颔联写蜀地的气候特征。“腊雪”两句,意思是:冬去春来,腊月的积雪仍然下到岷山,秋日的云彩终日不散。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自然现象人格化,表现出蜀地的严寒。

颈联写蜀地的自然环境。“方城斗大烟岚满”,意思是:方城的烟岚弥漫,遮蔽了天空;“冷署冰寒鸟雀群”,意思是:寒冷的天气使人们无法活动,只有鸟儿还在那里聚集着。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蜀地的自然景观,而且也表现了蜀人的生活状态。

尾联写蜀地的政治环境。“更喜遐陬仍简略,从无案牍藉神君。”意思是:更令人高兴的是,偏远的蜀地仍然很简略,没有案牍烦琐的政务要务。而朝廷里也没有繁琐的文书要件来烦扰神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蜀地政治清明、民风淳朴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以写蜀地自然景物为主,通过描写蜀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活习俗,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热爱之情和政治上的主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