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参霄汉,迢迢纳远风。
地衣当昼湿,天镜过云空。
幽借山栖并,吟非枯树同。
盘桓未能去,人影绿阴中。

【注】

园居:隐居于园中的生活。

古木参霄汉,迢迢纳远风。地衣当昼湿,天镜过云空。幽借山栖并,吟非枯树同。盘桓未能去,人影绿阴中。

注释:古树参天,高耸入云端;遥远的微风从那里吹来。白天的地衣被阳光晒得潮湿,天上的月亮像一面明镜一样照在云层之中。我幽静地住在这里,和山中的树木一起生长,我的诗也和枯树一样,不是用枯槁之笔写成的。徘徊留恋着,不能离去,只有人影在绿树荫中晃动。

赏析:

首联“古木参霄汉,迢迢纳远风”。诗人以“参霄汉”形容树木之高大,以“纳远风”形容树木之高峻,形象地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还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颔联“地衣当昼湿,天镜过云空”。诗人通过描绘地衣在阳光照射下潮湿的景象和天空如明镜般的清澈,进一步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之中。

颈联“幽借山栖并,吟非枯树同”。诗人通过“幽借”和“吟”两个词,表达了自己与山林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默契。这里的“同”字,既指诗歌风格上的一致,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尾联“盘桓未能去,人影绿阴中”。诗人以“盘桓”形容自己不愿离去的心情,而“人影绿阴中”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这里的“人”字,既可以理解为诗人本人,也可以理解为其他与诗人志同道合的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同”、“隐”等字眼,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