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幽境识山灵,金锡飞精拟化城。
黑月夜宜风雨暗,白毫时遣鬼神惊。
错疑埋剑遥瞻气,不系分藜漫著经。
天晓如常看一色,莫争光怪总清平。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道教神仙的诗。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灵岫神光”:
  • 诗句解释:山峰如同灵气所聚,散发出神秘的光芒。
  • 注释:灵岫(liúxiù),指山上有灵气积聚的地方,象征着仙境。神光则是指这些灵气散发出来的光芒,给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感觉。
  1. “相传幽境识山灵”:
  • 诗句解释:据说在幽深的山谷中,可以识别出山中的神灵。
  • 注释:幽境,指的是深邃、幽静的地方。识山灵,意味着能够识别出山中的灵气或神灵。
  1. “金锡飞精拟化城”:
  • 诗句解释:金色的锡(锡是一种金属,这里可能是指锡杖或锡制的物品)中蕴含的精华仿佛要化成一座城市。
  • 注释:金锡,通常指用金属制成的物品,如锡杖。飞精,形容某种精华或能量迅速飘散开来。拟化城,意味着这种能量似乎正在变成一座实体的城市。
  1. “黑月夜宜风雨暗”:
  • 诗句解释:黑色的月光之夜,适合风雨交加,显得昏暗不明。
  • 注释:黑月,指的是月亮呈现出黑色,可能是因为云层遮挡了阳光,使得月亮看起来更加黑暗。夜宜风雨暗,意味着在这样的夜晚,风雨交加的景象更加明显。
  1. “白毫时遣鬼神惊”:
  • 诗句解释:有时,白色的毫毛会让人感到惊恐,好像鬼神出现一样。
  • 注释:白毫,这里可能是指白色头发或其他类似的白色毛发。时遣鬼神惊,意味着这些白色的毛发有时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恐怖的氛围,好像真的有鬼神出现一样。
  1. “错疑埋剑遥瞻气”:
  • 诗句解释:有人误将剑埋在地下,然后远远地观望,试图从中感受到什么气息。
  • 注释:错疑,这里可能是指对某件事情产生了误解或疑惑。埋剑,意味着将剑埋在地下。遥瞻气,意味着远远地观望,并试图从中发现一些气息或迹象。
  1. “不系分藜漫著经”:
  • 诗句解释:有些人随意拿起一根藜草(一种植物),然后随意地阅读经书。
  • 注释:不系分藜,意味着随意拿起一根藜草,没有特别的目的或意义。漫著经,意味着随意地翻阅经书。
  1. “天晓如常看一色”:
  • 诗句解释:到了天亮的时候,一切都恢复了常态,就像颜色一样清晰可见。
  • 注释:天晓,指天亮的时候。如常看一色,意味着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就像颜色一样清晰可见。这可能暗示了一种宁静和平的状态。
  1. “莫争光怪总清平”:
  • 诗句解释:不要因为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而争论不休,总归是要归于平淡的。
  • 注释:莫争,表示不要争论。光怪,这里可能指的是各种奇异的光现象或色彩。总清平,意味着最终都要回归到平静的状态。这可能表达了一种对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以及追求平和与宁静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教神仙的形象和行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