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耿长夜,暗雨流庭柯。
虫鸣复唧唧,四壁惊秋多。
开卷若相慰,往往言同科。
但惜我生晚,不得同山阿。
古人日以远,羲驭忽蹉跎。
鸡蝇了无辨,问夜当如何。
【注释】
耿:光亮。
秋多:秋天来临了。
开卷:指读书。
鸡蝇:比喻庸俗的小人。
羲驭:神话传说中的日车,羲和为御者,故称。羲驭,即羲和驾着的车。蹉跎:拖延。
【赏析】
《咏怀诗》十首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诗人因受权臣李林甫的谗毁而长期沉沦下僚,郁积不平之气溢发于诗。此诗写诗人对时政的失望及个人遭遇的愤激。
“孤灯耿长夜,暗雨流庭柯。”首二句写环境与气氛的凄清冷寂。“孤灯耿”,点明是夜晚。“耿”字写出灯光之亮,突出了孤独寂寞之感。“暗雨”既写时间,又写天气,渲染了阴沉昏暗的气氛。“流”字写出雨丝细长,随风飘落。“庭柯”,庭院中的树木。这两句以“长夜”、“暗雨”烘托出诗人在黑暗中独处、苦闷的心情。
“虫鸣复唧唧,四壁惊秋多。”第三句写秋虫唧唧声声,使寂静的环境更加显得幽冷凄清。“四壁”指居室四周的墙壁。“惊秋”是说听到秋虫的声音,更感到秋天已经到来。这两句以听觉描写,写出诗人在深秋之夜听到虫鸣声的感受。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孤独苦闷的心情。
“开卷若相慰,往往言同科。”第四句是说,我打开书本来读,似乎可以安慰我的心灵,使我心情舒畅些,好像我们志同道合一样。“开卷”是指读书,“言同科”指思想观点相同,彼此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表现诗人在孤独苦闷时读书的渴望,希望从书中得到慰藉,抒发感慨。
“但惜我生晚,不得同山阿。”第五句写诗人感叹自己生得太晚,不能和古代圣人一起登上山顶欣赏自然之美。“山阿”指山的高处,这里指山的巅峰。这是诗人对自己年岁太老而无法登高远望的遗憾之情。
“古人日以远,羲驭忽蹉跎。”第六句写古人已远去,而如今日暮途穷,令人怅然。“羲驭”指羲和驾车的神,羲和是太阳神的驾车人。这两句写诗人对时运不济的慨叹。
“鸡蝇了无辨,问夜当如何。”最后两句是说,如今连鸡蝇都分辨不清了,那黑暗的夜晚到底要怎么样呢?这两句写诗人对黑暗势力的愤怒和诅咒。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愤激之情。诗人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境遇以及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挫折感和失落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感情深沉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