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戈底定日,烽燧验残烟。
委注悬危缆,洄湍迅急弦。
山容呈窈窕,水沸出婵娟。
极夜不知罢,歌呼万笏前。
【注释】
东行二首其一:第一首。
兵戈底定日:平定了战争,太阳高悬。底定:平定。
烽燧验残烟:烽火台和敌情台的余烟还在空中飘荡,指战争还没有完全平息。烽火台与敌情台:古代边防哨所。以烽火为号传递军情。这里借指战争。
委注悬危缆:水边有吊桥或吊车。挂上绳索以防船只靠岸时发生碰撞。
洄湍迅急弦:水流回旋急速就像琴弦上的弹拨乐器一样。
山容呈窈窕:山水景色美丽如画。窈窕:幽深的样子。
水沸出婵娟:水面上水汽蒸腾,仿佛仙女在翩翩起舞。婵娟:指美女。
极夜不知罢:天黑得看不见星星,好像时间已经很长。极夜:长夜。
万笏前:众官员面前。笏:古代官员朝见皇帝时所执的手板。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战后的宁静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
首先看题目“东行二首其一”,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的开篇,其中“其”是代词,指代前一首《北征》。整首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境。
首句“兵戈底定日,烽燧验残烟。”描绘了战争结束的景象。这里的“底定”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烽燧验残烟”则是说烽火台上残留的烟雾仍然弥漫,象征着战争的痕迹还未完全消散。这种写法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第二句“委注悬危缆,洄湍迅急弦。”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委注”指的是水流汇聚,而“悬危缆”则是说水边的吊桥或者吊车,用来防止船只靠岸时发生碰撞。“洄湍迅急弦”则形容水流回旋急速,如同琴弦上的弹拨乐器一样悦耳动听。这两句通过对战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山容呈窈窕,水沸出婵娟。”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水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山容呈窈窕”指的是山峦起伏,形态优美;而“水沸出婵娟”则是说水面上水汽蒸腾,仿佛仙女在翩翩起舞。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水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极夜不知罢,歌呼万笏前。”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这里的“极夜不知罢”指的是漫长的黑夜已经过去,而“歌呼万笏前”则是说众官员面前欢歌笑语。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当时社会安定繁荣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战后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美丽、和谐的追求和期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