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风月窝,遗俗淳且美。
云中五老人,泼眼青如洗。
官贤日多暇,游豫民亦喜。
爱山如爱民,还足资治理。
人归风中弦,吏汲堂下水。
侧闻陶彭泽,种秫有遐轨。
时复饮醇醪,和神洽百里。
倘寄庐山篇,相思终无已。
送家韵石出宰武宁,其三(甲申)洪州风月窝,遗俗淳且美。
云中五老人,泼眼青如洗。
官贤日多暇,游豫民亦喜。
爱山如爱民,还足资治理。
人归风中弦,吏汲堂下水。
侧闻陶彭泽,种秫有遐轨。
时复饮醇醪,和神洽百里。
倘寄庐山篇,相思终无已。
注释:
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风月窝:风景优美的地方。遗俗:遗留下来的风俗。淳:纯朴。美:美好。云中五老人:指仙人。泼眼:形容颜色鲜艳夺目。青如洗:青色的像被水洗过一样。多:形容词,丰富、充足的意思。暇:空闲。游豫:游玩。民亦喜:百姓也很高兴。爱山如爱民:喜爱山就像喜欢人民一样。还足资治理:完全能够胜任治理工作。人归风中弦:人回到风中吹动的琴弦上。侧闻:侧面听到。陶彭泽:指晋代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世称他为陶彭泽。秫(shú):高粱米。遐轨:长远的道路。时复:时常。醇醪(chún luó):浓酒。和神:使精神愉悦。洽:通“谐”,和谐融洽。倘:如若,倘若。庐山篇:指陶渊明的《饮酒诗》。此句意:如果能借来《庐山篇》,我的相思之情就无穷无尽了。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韵石出任武宁(今属江西)县令时作的一首送别之作。前四句描绘洪州的自然风光和当地风俗,赞美友人的品德和才能。后六句写朋友到任后所做政绩和与百姓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家乡的感情和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