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如在闺女,官如治家妇。
女德不能贞,妇道终必苟。
至哉天地性,尔我无异受。
时俗习波靡,吾党慎担负。
清泉与白石,乡里抑何厚。
他日约比邻,千秋以为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号青莲)在甲申年(1644年)雨夜访问友人蔡清夫寓斋,畅谈达旦后所作。其四为第四首,诗中通过比喻和议论来表达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然本性的向往。
逐句释义及注释:
士如在闺女,官如治家妇。
注释:“士”指的是有才能的人或官员。“闺女”指年轻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年轻的官员。“官如治家妇”比喻官员如同管理家务的妻子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判断力,只能顺从上级的命令行事。
女德不能贞,妇道终必苟。
注释:这里的“女德”指的是女性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而“妇道”是指女性应遵循的伦理道德。作者批评那些缺乏独立精神、一味迎合上司的女性。
至哉天地性,尔我无异受。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天地之间存在一种自然的法则,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遵守这种法则,没有区别。
时俗习波靡,吾党慎担负。
注释:“时俗”指当时的社会风气或习俗。“波靡”通常用来形容事物轻浮、颓废。“吾党”指的是作者自己或者志同道合的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批评,强调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原则。
清泉与白石,乡里抑何厚。
注释:清泉和白石代表了纯洁和高尚的品质。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那些表面风光、实则空虚的人的鄙视,暗示他们缺乏真正的价值。
他日约比邻,千秋以为偶。
注释:“他日”表示未来。“比邻”意味着接近、亲近。“千秋以为偶”表示希望在未来能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共度一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讽喻诗,通过对官员和女性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自然本性的赞美。作者强调了独立思考和个人原则的重要性,同时也对那些表面风光却缺乏实质内容的人进行了批评。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