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山雨过,众绿纷蒙茸。
炊烟不出户,白云走相从。
不知何涧水,响落屋角松。
惊起老鹤飞,飞入冥冥中。
【注】:
绿阴:绿色的树阴;
野屋:山野中的房屋。杂诗,即五言古诗。为复园作:是为复园写的诗。复园:作者的别墅。甲申:指天干地支纪年,甲申即公元754年(唐宝应二年)。
【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于公元754年(唐宝应二年)夏初,当时杜甫在四川成都草堂定居,因山雨过后,绿树荫浓,山野小屋显得格外幽静。
首联“朝来山雨过,众绿纷蒙茸”,点出雨后山野之景。“朝来”二字写出时间,表明是在清晨时分。“山雨过”则表明雨势已停,雨气散去。“众绿”两句描绘了雨后山野之景。“众绿”说明山上树木很多,郁郁葱葱。“纷蒙茸”则形容雨后的树木绿叶茂密,仿佛被一层白茸茸的云雾所覆盖。
颔联“炊烟不出户,白云走相从”。这是对上句进一步的补充和扩展。“炊烟不出户”说明此时人们还没有起床,家中无人做饭,只能闻到远处传来的炊烟味。“白云走相从”则是说云彩飘荡在空中,随风而动,好像在跟随人们一样。这两句通过写炊烟和云彩的动态,形象地表现出山野之中人们的闲适与宁静。
颈联“不知何涧水,响落屋角松”。这两句是对颔联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不知”二字表达了一种神秘感,让人感到涧水的声音似乎来自远方的山间。“不知”还表达了一种悬念,让人感到涧水的声音似乎隐藏着某种未知的秘密。“响落屋角松”则是说涧水的声音如同钟声一般响亮,它落在屋角的松树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尾联“惊起老鹤飞,飞入冥冥中”。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惊起”二字表达了一种意外之感,让人感到涧水的声音突然响起,使得老鹤惊慌失措而飞起。“冥冥”二字则传达了一种朦胧的氛围,让人感到老鹤飞入空中之后,仿佛进入了一片神秘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雨过后的田园风光画卷。首联“朝来山雨过,众绿纷蒙茸”,点出了雨后天晴的景象。“朝来”二字写出了时间,表明是在清晨时分。“众绿”两句描述了山野之中的绿色植被,既表现了雨后植物生长旺盛的特点,又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颔联“炊烟不出户,白云走相从”继续描述着山野之中的情景。“炊烟不出户”说明人们在雨后尚未起床,家中无人做饭,只能闻到远处传来的炊烟味。“白云走相从”则是说云彩飘荡在空中,随风而动,如同在跟随着人们一样。这两句通过对炊烟和云彩的描述,形象地表现出山野之中人们的闲适与宁静。
颈联“不知何涧水,响落屋角松”则是对前两联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不知”二字表达了一种神秘感,让人感到涧水的声音似乎来自远方的山间。“不知”还表达了一种悬念,让人感到涧水的声音似乎隐藏着某种未知的秘密。“响落屋角松”则是说涧水的声音如同钟声一般响亮,它落在屋角的松树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尾联“惊起老鹤飞,飞入冥冥中”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惊起”二字表达了一种意外之感,让人感到涧水的声音突然响起,使得老鹤惊慌失措而飞起。“冥冥”二字则传达了一种朦胧的氛围,让人感到老鹤飞入空中之后,仿佛进入了一片神秘的世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山雨过后的田园风光进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