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有兔丝,不可以为衣。
中田有燕麦,不可以疗饥。
万物有实用,虚名竟何为。
白云养空山,冥冥无端倪。
一朝雨天下,遂使百谷滋。

道旁有兔丝,不可以为衣。

注释:道旁的菟丝子可以用来做衣服吗?

译文:兔子丝草虽然美丽,但它不能用来制作衣物。

赏析:诗人以兔丝草比喻虚名,指出虚名虽好,却无用武之地。

中田有燕麦,不可以疗饥。
注释:田间的燕麦可以治愈饥饿吗?
译文:田间的燕麦只能解渴,无法解决饥饿问题。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即物质能解决饥饿问题,但精神却无法满足人的需求。

万物有实用,虚名竟何为。
注释:世间万物都有实际用途,那么虚无的名声又有什么意义呢?
译文:世间万物都有所作为,而虚名却毫无意义。
赏析:诗人进一步强调虚名无用,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追求实际。

白云养空山,冥冥无端倪。
注释:白云飘浮在空山之上,看不到它的尽头。
译文:白云飘浮在空山之上,看不到边际。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白云飘浮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虚无感。

一朝雨天下,遂使百谷滋。
注释:一场春雨降临后,田野中的百谷得以滋润。
译文:一场春雨后,百谷得以滋润。
赏析:诗人以春雨为例,说明即使是虚无的名声也能带来实际的好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