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去堂堂,此身独含愧。
束发鄙浮浇,趋庭勖远志。
悠悠积因循,聪明尽文字。
枝叶日繁滋,根本何能遂。
暗室自推鞫,愆尤千百累。
往者不可逭,来者尤可惴。
劳劳圣贤心,勉勉君父事。
先零与后凋,须识天地意。

【注释】

(1)甲申:年号。(2)去堂堂:指人到四十岁,应是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形容人正直无邪、光明磊落的样子。(3)含愧:惭愧之意。(4)鄙浮浇:鄙视轻薄放荡。(5)趋庭勖(xù)远志:勉励儿子有远大的志向。(6)悠悠:长久、长远。(7)积:积聚。(8)枝叶日繁滋:比喻事物日益增多。(9)根本何能遂:比喻事物的基础不能持久。(10)暗室自推鞫(jū):在没有阳光的屋子里自己拷问自己。(11)愆尤(qiān yóu):过失与罪过。(12)往者不可逭(huàn),来者尤可惴(zhuì):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令人忧虑。逭:同“缓”,宽容;惴,忧惧。(13)劳劳圣贤心:劳苦地为圣人、贤人操劳。(14)勉勉君父事:努力地侍奉父母。

【赏析】

《四十生日自惩诗》二首是清代诗人陈沆的作品。这两首诗写于他四十五岁时,表达了作者四十岁生日时的反思和感慨。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说:“百年去堂堂,此身独含愧。”意思是说活了一辈子,堂堂正正,只有我一人感到惭愧。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品行的反思,认为自己一生正直无私,没有做过对不起他人的事情。

接下来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的道路应该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但现实却常常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最后两句说:“往者不可逭,来者尤可惴。”意思是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也让人担忧。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第二首诗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考。首先,开头两句说:“束发鄙浮浇,趋庭勖(xù)远志。”意思是年轻时就鄙视那些轻薄放荡的人,立志要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志向。这里表达了作者年轻时的志向和追求。

作者又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认为人生应该积极向上,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而现实中却往往充满了诱惑和诱惑,使人难以自拔。最后两句说:“先零与后凋,须识天地意。”意思是说人们应该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要顺应自然规律,珍惜时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哲理性的认识和感悟。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通过反思自己的过去,表达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