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弦小弦正君臣,一弹再鼓忠奸分,黝然而颀中有人。
枯桐中含天地理,三百年来心不死,椒山之胆亦如此。
这首诗是杨忠悯(1760—1831),字子高,号梅溪道人,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才横溢,与黄景仁、张问陶并称为“三大家”。
全诗如下:
大弦小弦正君臣,一弹再鼓忠奸分,黝然而颀中有人。
枯桐中含天地理,三百年来心不死,椒山之胆亦如此。
【注释】
①大弦:指琴的上弦。小弦:指琴的下弦。
②君臣:喻指君臣关系。
③一弹再鼓:比喻反复弹奏。
④黝然:形容人面色黝黑。
⑤颀(qí)然:形容人身材修长。
⑥中:指中间部分。
⑦三百年:泛指很长时间。
⑧椒山:指汉初名将彭越,因功被封为梁侯,后被诬陷谋反而被杀,其家族被灭族。
⑨椒山之胆:指像彭越那样的忠勇之士。
【赏析】
此诗用琴声来抒发对历史上忠奸善恶的感慨。首联“大弦小弦正君臣,一弹再鼓忠奸分”,意思是说,大弦和小弦的音律都代表了君臣关系,弹奏时一弹再鼓的音调可以分辨出忠奸之分。颔联“黝然而颀中有人”,意思是说,弹奏时声音黝黑而有节奏,而其中却有一个人。颈联“枯桐中含天地理,三百年来心不死”,意思是说,虽然枯桐的外表没有生机,但它内里却包含着天地万物的道理,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霜雨雪,这颗赤诚之心从未改变过。尾联“椒山之胆亦如此”,意思是说,像彭越这样的忠勇之士,也有着这样一颗赤诚之心,不会因为外界的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信念和决心。整首诗通过琴声来表达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以及对忠诚与邪恶的态度。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