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眠不得,孤坐有馀清。
老树疑云压,流萤背月行。
凉知秋欲到,忆觉梦难成。
苦念平生友,婵媛识此情。
【注释】甲申:指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六月十四日。婵媛:形容月光美好。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于甲申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十四日夜在月下起坐怀念亡友刘芙初而作的。诗中以孤坐、老树、流萤、凉知秋等意象来表达对亡友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
“夜长眠不得,孤坐有馀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夜不能寐,孤寂地坐着,内心感到寂寞空虚。夜长了,人却难以入睡,只有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里。
“老树疑云压,流萤背月行。”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景。老树好像被厚厚的云层压着,而流萤则背着月亮飞来飞去。这里的“疑”字和“背”字都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凉知秋欲到,忆觉梦难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即将来临的预感以及对梦境的留恋之情。凉爽的感觉让人知道秋天已经快到了,而梦中的记忆又让人难以忘怀。这句中的“忆”字和“难成”字都传达出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恐惧与期待。
“苦念平生友,婵媛识此情。”最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逝去的朋友的怀念。诗人深深地思念着那些曾经一起经历过风雨的朋友,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如此的深厚,以至于即使已经离去多年,仍然能够识别出来。这里的“婵媛”是指月亮明亮的样子,而“识此情”则表示诗人能够理解并感受到这份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美好的心境。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又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的朋友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