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天气凉,酒醒梦亦醒。
闲窗蕉露多,滴响入清听。
披衣下台阶,随步过花径。
残月犹在池,无风水光定。
隔林有茅庵,飘来数声磬。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要理解诗意,把握全诗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搭配错误、语序不当的情况。

本题中第一二句为首联,写诗人在园中小坐的情景,“晓来天气凉”,“酒醒梦亦醒”点明时间是清晨,诗人刚刚醒来,感到天气凉爽。“蕉露多”,“闲窗”,写出了窗外的景象。“滴响入清听”点出声音,说明诗人听到了滴水声,这是晨起时常见的声音,而诗人却觉得这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第三联“披衣下台阶,随步过花径。残月犹在池,无风水光定”是颔联,写诗人走出房门,来到院外,沿着花径走。“残月犹在池”“水光定”是说池中的月亮已经落下,水面上的月光也变得平静了。第四联“隔林有茅庵,飘来数声磬”是颈联,写诗人继续沿着花径往前走,来到树林里,看到远处有个茅庵,传来了阵阵的磬声。尾联“隔林有茅庵,飘来数声磬”是尾联,意思是诗人走到树林深处,听到从茅庵里飘来的几声磬声,这使诗人想起自己曾在山中结庐居住的经历。

此题要注意的是,考生不仅要准确翻译诗句,还要能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能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赏析。

【答案】

(1)译文:清晨起来,感觉天气凉爽,酒喝醒了,梦也跟着醒了。

闲静的窗户边,蕉叶上滴下的露珠多,水滴落在竹席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披上衣服下了台阶,顺着花径往前走。残月还在池子里,没有风也没有水波,月光显得格外明亮。

隔林里有座茅草屋,传来了一阵磬的声音。

(2)赏析:

此诗描绘了清晨醒来后在院子里散步的所见所闻。首联点明时间是清晨,诗人刚刚醒来,感到天气凉爽。“蕉露多”,“闲窗”,写出了窗子外面的景象。“滴响入清听”点出声音,说明诗人听到了滴水声,这是晨起时常见的声音,而诗人却觉得这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第三联写诗人走出房门,来到院外,沿着花径走。“残月犹在池”,说明池里的月亮还没有落下去;“水光定”,则表明水中的倒影也显得平静了。第四联写诗人继续沿着花径往前走,来到树林里,看到远处有个茅庵,传来了阵阵的磬声。尾联“隔林有茅庵,飘来数声磬”是尾联,意思是诗人走到树林深处,听到从茅庵里飘来的几声磬声。

诗的前四句写早晨起床后在院子里的活动,第五六句写在庭院中散步时所见之景。前两句写室外景色,后两句写室内情景。

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格调,描写了清晨在庭院中散步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