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干戈二百年,忽教城市满腥膻。
防边自古推岩邑,旷野于今剩土田。
白骨何人收道路,青山无主锁寒烟。
伤心万户归谁屋,犹说将军唱凯旋。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不见干戈二百年,忽教城市满腥膻。”意思是说:经过漫长的战争和平,已经二百年了,现在突然让城市充满了腥膻气味。这两句是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是对战争带来的惨状的感慨,其中“干戈”指武器,“腥膻”指血腥味。

颔联“防边自古推岩邑,旷野于今剩土田。”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山城是防御边疆的好地方,而现在的荒野却只剩下了荒芜的土地。这两句是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是对战争带来的惨状的感慨,其中“岩邑”是指山城;“旷野”是指广阔的原野。

颈联“白骨何人收道路,青山无主锁寒烟。”意思是说:那些死去的人们,他们的尸骨无人收拾,被埋在了路上;那些荒凉的地方,被一片片青苔覆盖,就像没有了主人一样。这里诗人用“白骨”“青山”等意象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场景的描绘。

尾联“伤心万户归谁屋,犹说将军唱凯旋。”意思是说: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又该回到哪里呢?还有人说,那胜利的将军正在高歌着凯旋曲。这两句是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是对战争带来的惨状的感慨。

【答案】

译文:

战乱已过二百年,如今才让城市充满杀气。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山城是好地方,可现在的荒野却只剩下荒芜的土地。

那些死去的人们,他们的尸骨无人收拾,被埋葬在了路上;那些荒凉的地方,被一片片青苔覆盖,就像没有了主人一样。

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又该回到哪里呢?还有人说,那胜利的将军正在高歌着凯旋曲。

赏析:“伤洮州”,这是题目,也可以说是全诗的总纲。“不见干戈二百年,忽教城市满腥膻”是总起句,点明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从时间上看,是从战乱结束算起已过了二百年;从地点看,是在“洮州”;从原因看,是“忽教”;从结果看,是到处都弥漫着杀气。“防边自古推岩邑,旷野于今剩土田”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为什么“忽教城市满腥膻”。

“防边自古推岩邑”,“推”在这里有推重的意思,就是说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山城(即山险易守)是好地方,所以一直受到推崇。但这里的“推”字也有“推举”的意思,因为历史上有许多以山城为屏障成功抵御外敌侵略的例子,所以诗人说“防边自古推岩邑”。然而“旷野于今剩土田”则是说现在荒废的田野却越来越多。“旷野”是指原野广阔而荒凉的原野;“剩土田”是指土地荒芜而没有用处的农田。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既写出了由于战争造成的严重危害,也表现出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又写了一个细节,就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白骨何人收道路”,“何人”就是不知道什么人,“收道路”就是指把战场上遗留下的白骨收集起来。“白骨”指的是战争中阵亡的士兵或被俘的俘虏的尸体;“道路”则是指战场。这两句诗是作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具体描写。

最后一句“青山无主锁寒烟”是结尾部分,“青山”指的是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的样子;“无主”则是指没有人来管束、保护它。“锁寒烟”是说山上的树密密地排列在一起,仿佛是被什么东西紧紧锁住了一样。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由于战争造成山林荒芜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火给自然生态带来的破坏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威胁的深切忧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