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不入秦台镜;乐府皆传汉国词。
【注释】
秦台:即秦宫,汉宫。蛾眉:美人的眉毛。乐府:汉代的一种官署,掌管宫廷音乐。联:即对偶,是律诗中一种基本的形式。
【赏析】
这首诗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唐明皇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大明宫里建有“太液池”,池中有蓬莱山、瀛洲岛、方丈山等三座小山,山上各有一亭,名为“蓬莱”、“方丈”和“瀛洲”。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此游玩,故称此为“华清宫”。唐明皇因迷恋杨贵妃的美色,终日沉溺于此,不思政事。他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不惜重金贿赂杨国忠,让杨国忠作他的儿时伙伴,又用美酒灌醉杨贵妃,使其成为自己的妃子,两人日夜厮守,形影不离。后来,安禄山发动叛乱,唐玄宗仓皇出逃,杨贵妃也自缢殉节。诗人对此十分痛惜,写下了这首七绝。前两句以“娥眉”、“镜”为关键词。“娥眉”指美人的眉毛,这里借代唐明皇所爱的杨贵妃。“镜”指铜铸的鉴形器,用以照容。这里指铜铸的鉴形器。“不入”表示不愿进入的意思。“入”字是动词,表示动作,这里用作否定副词。这句的意思是:美丽的女子不愿进铜镜,因为铜镜照不出她的美貌。后两句以“乐府”、“传”为关键词。“乐府”是汉代的音乐机关机构,负责收集民间歌曲,并配以音乐演奏。“传”是流传之意。“汉国词”指汉代的歌词。这两句的意思是:汉代的歌词都已传到乐府,但唐朝的人却不知道这是汉代的东西。整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喜爱之深,后两句写世人对汉魏乐府的漠然视之。从形式上看,全诗都是对偶句,中间插入一个单句,形成“孤雁出群格”,使诗歌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