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丝重勒金条脱;绀发初簪玉叶冠。
【注释】
集唐人宫词联:指唐代宫词。
蓝丝重勒:指古代皇帝的冠饰,用蓝帛制成。
金条脱:指帝王的冕旒。
绀发初簪:指天子之发。
玉叶冠:指天子之冠。
【赏析】
此为宫词。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宫廷中十分讲究服饰制度。据《通典》记载:“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制五时衣服。”所谓“五时衣服”,就是春、夏、秋三季的常服与冬、夏二季的礼服。其服装制度十分严格。如春季常服,上身为青色,下身为白色,衣领及边沿镶黑色边缘;夏季常服,上身为红色,下身为白色,衣领及边沿也镶黑色边缘;冬季常服,上身为玄色,下身为白色,衣领、边沿也镶黑色边缘。此外还有四季朝服、冬日朝服、常朝服、大朝会服等不同等级的礼服。而皇帝头戴的帽子,则以“九旒”最为尊贵。所谓“旒”,即冕前的垂玉串,共有九个,故名。
诗中的“蓝丝重勒”是说皇帝戴的是一顶用蓝色丝线做的冕帽;“金条脱”是说皇帝戴的是一顶金色的冕冠,上面镶嵌有五颗珠子。“绀发初簪”是说皇帝的头发被高高束起,并插着玉制的冠饰。
“紫皇重色紫微垣”(《新唐书·车服志》),皇帝头上的冠饰,除了前面说的外,还有玉蝉冠、金凤冠等。这些头饰都是用各种珍贵的材料制成的。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皇帝的冠服制度以及服饰的颜色和质地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