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无称,立功无名,立言无年,不如贾谊,不如虞翻,真堪痛哭;
志气能正,才识能雄,学术能纯,求之四方,求之上下,更有何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一首挽联。全联共18个字,分为上下两联。上联强调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贾谊和虞翻都不如自己;下联则从志气、才识、学术三个方面展开,认为除了自己外,没有人能够胜任这些方面的要求。
诗句释义:
- 立德无称:指自己的德行高尚但无法衡量(没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
- 立功无名:指自己的功绩显著但无人知晓(没有名声)。
- 立言无年:指自己的著述虽然重要但不长久(缺乏传世的年限)。
- 不如贾谊,不如虞翻:表示自己的才华和成就与贾谊、虞翻等人相比仍有差距。
- 真堪痛哭:表示自己感到非常悲痛和无奈。
- 志气能正:指自己的志向和气质端正。
- 才识能雄:指自己的才华和见识出众。
- 学术能纯:指自己的学问纯正,没有杂念。
- 求之四方,求之上下:指无论是在国内外还是上下之间,都没有人能够达到自己的水平。
译文:
立德无称,立功无名,立言无年,不如贾谊,不如虞翻,真堪痛哭;志气能正,才识能雄,学术能纯,求之四方,求之上下,更有何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的强调,展现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和自豪。同时,通过对比贾谊、虞翻等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认可和尊重。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