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里秋光四望通,青山一抹上阳东。
来同归雁春将歇,去似亡羊路已穷。
马足独行残月里,枣枝低拂暮山中。
萧萧易水悲风起,何处谈天碣石宫。

涿州道中

帝里秋光四望通,青山一抹上阳东。

来同归雁春将歇,去似亡羊路已穷。

马足独行残月里,枣枝低拂暮山中。

萧萧易水悲风起,何处谈天碣石宫。

注释解析:

  • 帝里秋光 - 秋天的景色在帝都(首都)一览无余。
  • 青山一抹 - 远处的山峦,一抹即是指模糊不清的轮廓。
  • 上阳东 - 指的是太阳从东方升起。
  • 来同归雁 - 春天来临,大雁南飞返回。
  • 去似亡羊 - 路途艰难,如同迷失方向的羊群。
  • 马足独行 - 形容独自骑马行走在月光下的孤独景象。
  • 枣枝 - 枣树的枝条。
  • 暮山中 - 傍晚时分,山中的景象。
  • 萧萧 - 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声音。
  • 易水 - 易水为古河名,这里指代河流,也常用于象征离别之情。
  • 萧萧易水悲风起 - 易水边秋风起,带来悲伤的氛围。
  • 何处谈天 - 询问何地适合讨论天文、宇宙等高深话题。
  • 碣石宫 - 古代传说中的仙宫,多用来比喻理想中的归宿之地。

赏析:
《涿州道中》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天的帝都景色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诗中“帝里秋光四望通,青山一抹上阳东”展现了京城秋天的壮阔与美丽,而“来同归雁春将歇”则透露出时间流转、季节更迭的无常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又意蕴深远,是诗人对生活体验的细腻捕捉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境变化,也触及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