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钵安禅处,清泉长嫩苗。
盘盂登味别,支许寄情遥。
云甲何曾变,山香久不消。
何须同碧藕,杂遝上春宵。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描绘了盘谷中的清泉和豆苗菜。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木钵安禅处,清泉长嫩苗。
  • “木钵”指的是僧人用来盛水的木碗,”安禅处”是指僧人静坐修行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僧人在盘谷中修行的安静场所和那里生长出的清泉以及嫩绿色的豆苗菜。
  1. 盘盂登味别,支许寄情遥。
  • “盘盂”指的是陶瓷器皿,”登味”意指品尝食物,”支许”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花朵的名称,”寄情遥”表示寄托情感之意。这句诗描述了僧人在盘谷中品味美食的情景,以及他通过这些食材来表达他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1. 云甲何曾变,山香久不消。
  • “云甲”可能指的是云彩或者云雾,”变”表示变化,”山香”指的是山林间散发出的香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于山林中持久不衰的香气的欣赏。
  1. 何须同碧藕,杂遝上春宵。
  • “碧藕”指的是绿色的莲藕,”杂遝”意为繁多杂乱,”上春宵”指的是夜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夜晚的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与亲人团聚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盘谷中的宁静场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盘谷中清泉、嫩苗、美味佳肴、山林香气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时光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