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玉罗纹似搏沙,晓山宫树冻啼鸦。
相看不辨章台絮,无赖犹迟韦曲花。
革履踏来诗并冷,小车冲处路从赊。
山公启事悤悤毕,更向尘埃得净华。
细玉罗纹似搏沙,晓山宫树冻啼鸦。
相看不辨章台絮,无赖犹迟韦曲花。
革履踏来诗并冷,小车冲处路从赊。
山公启事悤悤毕,更向尘埃得净华。
注释:
细玉罗纹似搏沙:比喻雪的纹理细腻如同打磨过的玉石。
晓山宫树冻啼鸦:形容晨曦中的山林被积雪覆盖,树枝上栖息的乌鸦也因寒冷而鸣叫。
相看不辨章台絮:指雪花落在树上,将树枝上的叶子、花瓣等遮挡,让人无法辨认。
无赖犹迟韦曲花:比喻雪花在树枝上停留的时间较长,使得原本盛开的花朵看起来有些无精打采。
革履踏来诗并冷,小车冲处路从赊:描述了诗人穿上靴子走在冰雪中的情景,以及小车行驶时道路变得曲折、距离变得遥远。
山公启事悤悤毕,更向尘埃得净华:用“山公启事”比喻官场中的事情繁多复杂,而最后“尘埃得净华”则表示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诗人得到了内心的净化和升华。
赏析:
这首诗以雪后西苑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冬日场景。首句“细玉罗纹似搏沙”,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细密的玉石纹理,形象地表现了雪花的细腻和美丽。第二句“晓山宫树冻啼鸦”,描绘了清晨时分宫墙外山峦上的树木被积雪覆盖,鸟儿因寒冷而鸣叫的景象,增添了一份静谧之感。第三、四句“相看不辨章台絮,无赖犹迟韦曲花”则是对诗句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表达了诗人对雪花飘落至树枝上,使得原本清晰的树叶和花瓣变得模糊不清的感受;同时,也暗讽了一些官员在处理事务时的拖沓和不负责任。
第五、六句“革履踏来诗并冷,小车冲处路从赊”则描绘了诗人穿着靴子行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的情景,以及小车行驶时道路变得曲折、距离变得遥远的感受。第七、八句“山公启事悤悤毕,更向尘埃得净华”则借用典故“山公启事”,表达了官场中事情繁多复杂,而最后“尘埃得净华”则表示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诗人得到了内心的净化和升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又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一面,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