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罗塔上立茫茫,尽压群山伏大荒。
北映金沙江一勺,南浮玉洱日重光。
雀飞恋恋依迦叶,铃语声声礼梵王。
铜殿巍然天界小,不知呼吸几沧桑。
【解析】
“楞严干塔”即“楞严寺”,在大理城西洱海边,建于唐代。该诗为登楞严寺之作。
第一句“楞罗塔上立茫茫”,描写了寺庙的位置,巍然高耸,直入云霄。
第二句“尽压群山伏大荒”,描写了楞严寺的气势恢宏,它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群山之中。
第三、四句“北映金沙江一勺,南浮玉洱日重光”描写了洱海的景色。北面的洱海映衬着金沙江;南方的洱海倒映着玉洱河。
第五句“雀飞恋恋依迦叶”,描写了大理的景色,有鸟依树而飞。
第六句“铃语声声礼梵王”,描述了大理风土人情,大理是多民族聚居地,佛教文化盛行,僧侣们诵经念佛,铃声阵阵,悠扬清脆。
第七、八句“铜殿巍然天界小,不知呼吸几沧桑”,描写了大理的历史和变迁。铜殿巍然高大,仿佛进入了天界一般。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呼吸,才使这座铜殿更加庄严雄伟。
【答案】
①楞严干塔:指大理的楞严寺。②楞严寺:位于云南大理城西洱海边,建于唐,因唐玄奘在此译经故名。③茫苍:指巍峨的高耸之山。④金江:指南诏所置银生节度都护府治下的澜沧江。⑤玉洱:指南诏所置大理节度都护府治下的洱海。⑥迦叶:梵文Kayeya的音译,意为“无忧”,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之一。⑦梵王:梵文Vaishvāya的音译,意为“施无畏者”。⑧铜殿:大理城内的太和宫大殿。⑨呼吸:指时间的长短。⑩沧桑:指世事变化、时代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