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楫高歌天四围,伤春怀古送余晖。
溪山无主催芒屩,花月多情哭布衣。
丝管谁家浮桂棹,凫鹥是处上鱼矶。
梁鸿范蠡精灵远,烟水空蒙独鸟飞。

【赏析】:

此诗是作者罢官归乡后写的,写春夜泛舟于清溪之上,月照溪山,花落江水,感怀身世而作。全诗意境开阔,情韵悠远。

“击楫高歌天四围,伤春怀古送余晖。”首句写诗人乘船在江中畅游,他击着船桨放声歌唱,歌声传遍了天空四周。这两句写诗人泛舟时的豪迈之情。“天”指天空,也指自然界的万物;“送余晖”,是说夕阳已西下,余晖尚存。诗人在浩渺的宇宙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心情是何等舒畅,何等得意啊!然而,正当他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时,突然想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结束,不禁黯然神伤,于是发出了深沉的感慨。

“溪山无主催芒屩,花月多情哭布衣。”次句写诗人看到眼前美丽的自然景色,不禁想起往事,感叹人生之短暂。“无主”,即没有主人。诗人把大自然拟人化了,它催人老去,就像催人的芒屐(一种草鞋)。芒屐本是草鞋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年华消逝,衰老不堪。“多情”二字写出了花月对诗人的同情。“哭布衣”是指诗人曾做过布衣。“布衣”原指百姓的服饰,后来专指平民和贫寒之士。诗人在这里说自己像平民一样,被无情的现实所打击、折磨。

“丝管谁家浮桂棹,凫鹥是处上鱼矶。”第三句进一步写泛舟所见。“丝管”泛指乐器。“谁家”是疑问词,指谁家的乐队在吹奏音乐。“桂棹”,指用桂花木制成的船桨。“凫鹥”即凫鸭一类的水禽,这里指它们正在水中游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是谁家在吹奏美妙的音乐?是谁家正在游鱼矶(钓鱼的地方)上呢?“是处”即处处。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听到悦耳的音乐和看到美丽的景色时的喜悦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梁鸿范蠡精灵远,烟水空蒙独鸟飞。”尾联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在泛舟之时,忽然想起了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梁鸿、范蠡。“梁鸿”是西汉末年的人,他曾隐居不仕,与妻子孟光相敬相爱,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大夫、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两人都是很有作为的人物,但他们都因不满现实,辞官隐居去了。诗人在这里把他们比作远离世俗的高洁之士,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两位先贤的仰慕之情。“烟水空濛”是形容水气迷漫的样子。“独鸟飞”是说只有一只鸟在空中飞翔。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又表现了他超尘脱俗、高洁淡雅的情怀。

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含蓄蕴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