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权势,效驰驱,本求志达道为怀,辞禄励贞操,赫赫壮猷光史册;
惜人才,辨心迹,下知己感恩之泪,奇勋震殊俗,棱棱威略靖寰瀛。
【注释】
挽彭玉麟联:挽,吊唁;彭玉麟(1816—1859),字雪琴,号退省,江西新建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曾官至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有《彭雪琴先生遗稿》。联:权 势 ,效驰驱,本求志达道为怀,辞禄励贞操,赫赫壮猷光史册;惜人才,辨心迹,下知己感恩之泪,奇勋震殊俗,棱棱威略靖寰瀛。权 势,权势。效驰驱,效命奔走。本求志达道为怀,本意在于实现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道德。辞禄,辞掉官职。励贞操,勉励自己保持高尚的节操。赫赫,显著的样子。壮猷,伟大的计划或抱负。光史册,留芳史册。惜人才,爱惜人才。辨心迹,识别人才的真心实意。知己,知心的友人。感恩之泪,感佩之心的泪水。奇勋,杰出的功勋。震殊俗,震撼四方。棱棱,威猛的样子。威略,英武的谋略。靖寰瀛,平定天下四方。
赏析:
这是一幅挽联,是作者对好友彭玉麟的颂扬。上联写其一生追求的是“大业”,即建功立业的“壮猷”。彭玉麟一生为国为民,为官清廉,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他积极支持湘军作战,与胡林翼等人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因此说其一生追求“大业”是实。下联写其爱护人才,识才用能。据史料记载:彭玉麟任两江总督时,曾力主招抚太平军首领李秀成。当时有人反对,彭玉麟说:“我辈当知李秀成非如洪秀全者!”并派人与李秀成谈判。最后李秀成投降了清政府,被授以“忠襄公”封号。彭玉麟对人才的爱护也是事实。
此联结构工整,内容充实,既歌颂了好友的功绩,又表达了作者对其为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