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数梅州,岭上分来香韵远;
春光起芹沼,海南喜见物华新。
嘉应州试院联
胜地数梅州,岭上分来香韵远;
春光起芹沼,海南喜见物华新。
注释:在胜地中,数一数梅花的香气,那香气从岭南传过来,很远很远。春天的阳光照耀下,芹沼的景色显得更加美丽,海南也迎来了美好的季节。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梅州和海南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胜地数梅州,岭上分来香韵远;
春光起芹沼,海南喜见物华新。
嘉应州试院联
胜地数梅州,岭上分来香韵远;
春光起芹沼,海南喜见物华新。
注释:在胜地中,数一数梅花的香气,那香气从岭南传过来,很远很远。春天的阳光照耀下,芹沼的景色显得更加美丽,海南也迎来了美好的季节。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梅州和海南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注释】 人倚:有人倚靠着。 甘棠:指古代召公的封邑在今陕西岐山北的周原,召公之庙在甘棠之下。后人以甘棠比其德。 荐鞠:献酒。 比:比况。 徐儒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文公为报答郑国国君的恩惠,派大臣子家去送一盂肉和一壶酒给子家,子家辞谢说:“小人有母,皆无食,请受一盂。”后以“一盂”为称人之小量的代词。 蒋安阳:即蒋干,东汉末年东吴大将周瑜的部将,曾因劝降曹操部下张辽被擒获
这首诗的作者是林则徐,他是一位清朝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化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豪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和忠诚。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联:“半生血战,助恢廓中原,至今江表威名,妇孺皆呼老宫保。”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一生都在为抵抗外敌而战斗,帮助恢复和扩大了中原地区,现在在江表(即江南地区)也享有崇高的声誉,妇女儿童都称我为'老宫保'(即'老官人')。" -
【注释】 湖上:指彭玉麟的家乡,在今湖南岳阳。彭玉麟是清代著名的抗清将领和诗人。 文字、受知:指受到知遇。 丹青藻缋(zǎo huì):指绘画或绣工。 结撰(jié zuò):撰写文稿。百万:这里形容数量很多,也比喻声势浩大。军屏息无声:指军队都静下来听候指挥。 书生:指彭玉麟自己。容抵掌:指手按在胸口,表示谦虚。 京华:指京城。清秩:清廉的官职。 颐养:指保养身体。克:能够。廊庙忧勤
俞楼联: 坐曝书亭,登小仓山,文采风流,二百余年无此盛; 对退省庵,近巢居阁,勋名德业,两三间屋并生春。 注释: - 坐曝书亭:坐在曝书亭中,形容读书人的生活态度。 - 登小仓山:登上小仓山,表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 - 文采风流:形容人的才情出众,风采独特。 - 二百余年:指的是过去的两百多年。 - 无此盛:没有这样的盛况。 - 对退省庵:面对着退省庵,表示与古人的交流和对话。 - 巢居阁
【注释】 1. 悦城龙母庙联:指清代张维屏所作的一副楹联,“悦城”是广东省阳山县的古称。 2. 义不受秦封:指不向秦始皇进贡。 3. 回将风马云车:指在南方地区盛行的一种轻便的车马,因用云朵和风作动力而得名。 4. 大岱长松无此节:指泰山的松树高耸入云,但并不因为受到朝廷的封赏而改变自己的本性。 5. 泽今留粤峤:指岭南地区的水土滋润,使得这里的荔枝特别甘甜。 6. 荐以黄蕉丹荔
惠州东坡祠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公连渡东海,朱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注释: 我:苏轼自称 久住:长时间居住在这里 西湖:指杭州西湖 晴好雨奇:形容天气多变、景色宜人 曾向春堤吟柳色:曾经在春天的堤岸上吟咏柳树的美景 公:苏轼自指 连渡:渡过 东海:指东海地区 朱崖:古代对岭南地区的称呼,这里泛指南方 儋耳:指海南岛一带,是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呼 何如:怎么比得上 此地
【注释】 1. 惠州:今广东惠州市。试院:古代学校考试的场所,也指学校。 2. 孤山:在杭州西湖西南面。 3. 庾岭:在江西九江县。 4. 罗浮:在广东增城县东北。 5. 簜节:一种竹制的手杖。 6. 斗极文光:指北斗七星的光芒。这里用来形容文采斐然。 7. 梅岭:梅峰岭,在江西九江县南。梅花是著名的“四君子”之一,故称。 8. 梅花处:指梅花盛开的地方,即梅岭。 【赏析】
【解析】 此句为第一二句,意思是说:“在清远峡山寺中,佛祖从何而来?”“佛祖是从天上来飞来的。”这两句写诗人初到峡山寺时,看到佛祖从天上飞来,不禁惊叹。“开山”指山名,即“峡山”。 第三句“我非观水亦心清”,意思是“我不是来观赏山水的,我的心境也是清澈的”。这是说诗人来到峡山寺后,心境非常清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峡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写佛祖从天而降,第二句写自己不是来观赏山水的
【注释】 光霁堂:即学署光霁堂。 三十六处,指洞天三十六福地。 乾坤:天地。 花药氛氲:花木茂盛,香气四溢。 艳说仙槎贯牛斗;传说中天上的船只能横穿天河,连接牛郎织女。 尘印:指年月在碑石或墙壁上留下的岁月痕迹。 辛卯:清康熙四十年,公历1701年,诗人出生之年。 亭林:指陆游的《入蜀记》中所记载的陆游到蜀地游览时,曾登临山巅而作亭,并有“亭林”之称。 鸿泥:指大雁所衔泥。 【赏析】
注释:小阁楼上,保存着西爽亭的遗迹; 距离几户人家的地方,有东坡古庵。 赏析: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小阁楼里欣赏风景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怀念之情
【注释】 ①惠州:今广东惠州市。试院:科举考试场所。斗极文光:星名,指北斗七星。簜(yín):一种古代的测量工具。节:指官员。选胜:游览胜地。孤山:杭州西湖中的一座小岛。庾岭:江西庐山南岭。罗浮春色:指春天的景色。梅花:这里指梅花林。 ②赏析:此为一首咏物诗,借景抒情,以物寓情,借物言志。诗人通过写自己到惠州试院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向往清静幽雅的生活,渴望得到提拔重用的情怀
诗句:来粤中管领青山,函谷不妨移紫气; 译文:来到广东管理青山,函谷关也不妨移走紫气。 注释:来粤中管领青山,函谷不妨移紫气——来到广东,管理青山,函谷关也不妨移走紫气。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首句“来粤中管领青山”,展现了诗人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颔联“函谷不妨移紫气”,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移风易俗、革除弊政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
【注释】 1.苏公祠:即苏东坡的祠庙。 2.西湖:指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苏轼的故乡。 3.春堤:指西湖上著名的苏堤,因种有柳树而得名,为杭州十景之一。 4.珠崖儋耳:指海南岛的琼州(今海口),苏轼曾谪居于此,称琼州或儋耳。 5.梅花:在冬日开放,为四时之花,这里指梅花盛开的惠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了苏轼被贬惠州后,“作一联以见意,人以为佳”,此即为其一例
【注释】 此间:这里,指绍兴。西湖:杭州的别称。晴好雨奇:晴空万里,细雨绵绵,都是杭州的特点。约略杭州许重说:大致上可以和杭州比美。臣里原居东海:我的家乡原本居住在东海。讵分别珠江镜水:难道分辨不出珠江的水面像镜子一般吗?古今越国自相连:古代的越国与现在的国家是相连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杭州时的即兴之作。诗中既赞美了杭州的美景,也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此间亦有西湖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重点字词的积累及赏析。“韩文公祠联”出自《登太安驿楼》,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频年与公有缘,宿太安驿,登阳山城,皆先生宦辙所经,每以采风深尚友”,意思是:多年与您有缘分,在太安驿住宿,登上阳山城,这些都是您仕途的轨迹,每每以采集民间音乐而与您结下深厚的友谊;“八代之衰顿起,听石鼓歌,诵佛骨表,舍坡老雄词而外,更谁渡海说齐名”,意思是:八朝的衰落突然到来,听着石鼓歌
韩江试院联 注释:- 山川秀美,似吴江道中:形容韩江两岸的山川景色美丽。 - 始知海国多奇,谁谓蛮烟兼瘴雨:才知道海外的国家有很多奇特的事物,谁能说那里的烟霞和瘴气一样让人感到不适? - 师弟渊源,有韩公学派:指的是韩愈的弟子们继承了韩愈的学术传统。 - 岂独边城出将,别饶武达佐文通:不仅仅是边塞之城能够出现英勇的将领,还有更多的文才出众的人才辅佐着文官。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