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剑阁名,今始一登眺。
峭壁锁颓云,叠嶂翳残照。
遥望北山中,云有姜维庙。
从来战争地,天险实居要。
往事等浮云,只足供诗料。
毋轻议古人,临风一长啸。
【注释】
登剑阁:登上剑阁的山峰。
昔闻剑阁名:从前听说剑阁这个名字。
今始一登眺:今天我才登上去眺望。
峭壁锁颓云:险峻的山崖上,云雾缭绕。
叠嶂翳残照:层层山峦遮蔽着夕阳的余晖。
遥望北山中,云有姜维庙:远远地望向北方的群山之中,有一座供奉姜维的庙宇。
从来战争地:这里曾是战争频繁的地方。
天险实居要:天险确实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往事等浮云:过去的事情像飘浮的云一样。
只足供诗料:仅足以成为诗歌的材料。
毋轻议古人,临风一长啸:不要轻视古人,面对自然风景,放声长啸。
【赏析】
《登剑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联叙事,点明自己登山的目的;颔联写景,描绘出剑阁险峻、云遮日落的景象,暗寓了对当时社会的忧虑;颈联写历史人物姜维,抒发自己的感慨;尾联抒发感慨,表达自己对历史的反思与思考。此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全诗通过登剑阁所见所感,抒发作者对于时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及个人身世遭遇和人生道路的思考。
这首诗的原文、译文、赏析如下:
登剑阁
(唐)杜甫
昔闻剑阁名,今始一登眺。
峭壁锁颓云,叠嶂翳残照。
北山云外寺,万古姜伯表。
世事混豺虎,人事非烟萝。
临风一长啸,不觉泪滂沱。
注释:
①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华阳国志》:蜀之关中,太微天府也。……其川惟称作江,其山则名曰剑阁,其高千仞。南接巴,北阻石城,西当芒部,东拒白水。
②颓:坍塌。
③翳:遮。
④云外:峰外。
⑤“万古”:指姜维,字伯约,三国时蜀汉人,诸葛亮死后,他镇守汉中,以功封武乡侯。后人因称他为姜伯表。⑥豺虎:比喻乱世。⑦人事:指世俗人情。⑧滂沱:形容眼泪下得很大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3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此时杜甫已到成都草堂定居,过着相对安定的生活。但是,他依然忧心国事,对时局十分关注,因此,他在游历剑阁时写下了这首七律。全诗四联,每联八句,结构紧凑,层次井然。前四句写登山所见的景色。“昔闻”二句写登览剑阁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云有”二句写姜维祠在群山之中,并借姜维之业绩,抒发感慨;后二句则抒写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及对现实世态的感叹。后四联写登览剑阁时的所观、所思、所感。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大自然时发出的深沉感叹:世事如豺狼般猖狂,人心不古,真令人痛心疾首;而只有面对大自然,才能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情不自禁地流下滚滚热泪。此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堪称杜诗中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