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雅望朝端重;方伯清风海内稀。
【注释】
翰林:指翰林院的学士。翰林院:唐代设翰林院,掌起草诏令,编修国史,备顾问应对。
雅望:雅正的声望。
朝端:朝廷的官员。
方伯:地方长官。
清风:廉洁正直的风气。
海内:全国。
稀(xī):稀少。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对邓廷楠的学识、品德和才能表示赞赏,并希望其能为官从政。
翰林雅望朝端重;方伯清风海内稀。
【注释】
翰林:指翰林院的学士。翰林院:唐代设翰林院,掌起草诏令,编修国史,备顾问应对。
雅望:雅正的声望。
朝端:朝廷的官员。
方伯:地方长官。
清风:廉洁正直的风气。
海内:全国。
稀(xī):稀少。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对邓廷楠的学识、品德和才能表示赞赏,并希望其能为官从政。
【译文】 老吏何能,有讼不如无讼好; 小民易化,善人终比恶人多。 【注释】 任城县署联:任城是地名,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这里指的是在任城县的官府中。 老吏何能:老官吏的能力如何? 有讼不如无讼好:有了官司,不如没有的好。有讼就是官司,有官司就意味着纠纷、争执,而有了官司就必须要处理,处理就要消耗精力,消耗精力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 小民易化:老百姓容易教化。化是指教化、感化,指通过教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和作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仰望它越来越高;钻研它越觉得坚实。这两句是比喻,意思是学习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取得成效。“可以语上也”,才可以与孔子谈论学问了。这一句说明学习的道理。“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超越了同类,高于众木。这一句说明学习要有创新意识,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超越前人。“宜若登天然”
【注释】 乡人:这里指乡亲,即同乡人。 祠祝:祭神求福的人。 先帝:皇帝的尊称。 宦游:在外做官。 【赏析】 这是一首咏关帝庙的七言绝句。首句写庙之普遍,次句写庙中之人物,末句写庙中之历史。全诗简洁而富有感情色彩。 前两句“乡人到处皆祠祝;先帝当年此宦游”,意思是说,在民间人们四处都在祭祀关公(即关帝),关公是人们心目中的神,人们崇拜他、尊敬他、祈求他保佑平安、消灾解难。后两句“先帝当年此宦游
武城县署厅事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注释:只有贫穷和疾病同时困扰的人,才被称为寒士。而如果能够清廉地管理钱财,不收受贿赂,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为清官了。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清廉的官员的形象。他不仅自己生活贫困而且身体有疾,但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为私利所动。而他的另一面就是他的清廉无私,他能够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笔收入,不贪污,也不受贿
泰山关庙旁厅联 日出时,月上初,雨后雪中,得无限好诗好酒; 书数卷,棋半局,炉香琴韵,到此间成佛成仙。 注释: 1. 日出时:指太阳升起的时刻。 2. 月上初:指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刻。 3. 雨后雪中:形容天气多变,既有雨又有雪的景色。 4. 得无限好诗好酒:表示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可以创作出优美的诗歌和品尝到美味的佳酿。 5. 书数卷:指阅读大量的书籍。 6. 棋半局:指下围棋的一半局面。 7.
积德承先,子臣弟友:积德是指积累德行。承先,是承接先人的美德。子、臣、弟、友都是对人的不同尊称,指的是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和睦兄弟和结交朋友。这四句诗强调的是人们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虚心稽古,礼乐文章: 虚心,是指谦虚谨慎的态度。稽古,是对古代历史的深入研究和学习。礼乐文章,则是古代礼仪和音乐、文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艺。这两句诗强调的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解析】 集字联是利用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把几个字巧妙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意思。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加百千万亿(万万)。“载锡之光”意为“承载着圣洁的光辉”,“百禄是荷”意为“百福临门”,“则笃其庆”意为“则庆贺其福”,“万福攸同”意为“万寿无疆”。 【答案】 示例:(1) 载锡之光——载,承载;锡,赐也。(2) 百禄是荷——百,百福;禄,俸禄;是,承受;荷,承担。(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五绝,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愤慨之情,“室联”即“室中联”,指诗人自己的诗作。 【答案】 译文:一半黑暗时还存有骨骼;十分光明处就化为灰烬了。注释:黑:昏暗。红:这里指诗人的诗句或诗作。灰:比喻消亡、毁灭。赏析:此诗是作者对自己一生坎坷经历的概括总结。前两句写自己一生坎坷不平,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即使处境再艰难
【注释】 表海:指珠江。溯雄风:追溯昔日的雄壮之风。今乐:现在的歌舞。何如:比得上。明湖:指济南大明湖。联旧雨:指联句诗。胜似:超过……。 【赏析】 此为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律和谐的七言绝句,其结构形式严谨,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作者用“今乐”与“古乐”作对比,以表达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以“明湖”与“江南”作对比,以表达出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的翻译是:军队和粮食都考虑周全,像佛一样保佑万家;东南半壁江山,一柱擎天。 关键词注释: - 兵食兼谋:兵食,即军队和粮食。兼谋,即全面考虑。 - 万家生佛:比喻军队强大,能够保护无数百姓。 - 东南半壁:指中国东南部地区,半壁是指一半。 - 一柱擎天:形容力量强大,如同一根柱子托起了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左宗棠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其军事才能的高度赞扬。通过“兵食兼谋
【注释】 论交:结交,交往。三十:三十年。术:学术、方法。方:方面。同道:志同道合的人。公真健者:你真是坚强不屈的人。相从:相互交往。四万里外:指远离家乡的异地。亦趋亦步:也像别人那样行动。今安归乎?:如今又该回到哪里呢?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与曾纪泽离别之情。上句“论交在三十年前”,说明两人结为好友是在三十年前的事;下句“同术同方”,表明二人志向相同,都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注释】:叙州:今四川宜宾。乡客:指作者的故乡客人。南溪:古地名,在今四川宜宾西南。五加皮:草药名。秦吉了:传说中的一种鸟。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南溪古僰国”,点明送别的地点;“信宿也相宜”,是说夜宿此地很舒适,也表明送行之晚;“月白山当户”写山景清美,而“风轻水满陂”,则描绘水情澄澈。三、四句写送别的环境。诗人以“当”字领起对句,将月亮映照在江面上
【注释】 归舟寄朱子蕃:把船送回给朱子蕃。朱子蕃,字元晦,北宋诗人,曾任成都府通判。《归舟寄朱子蕃》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春,苏轼任密州太守时写给在成都的朋友朱元晦的一首诗。蜀:今四川一带。岷峨雪:岷山和峨眉山的积雪。岷、峨:皆指四川的名山。下江陵:指顺江而下到达江陵。鶗鴂(chì jué):杜鹃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春江自蜀来”,点明此诗所抒之思来自蜀地
这首诗的翻译是:军队和粮食都考虑周全,像佛一样保佑万家;东南半壁江山,一柱擎天。 关键词注释: - 兵食兼谋:兵食,即军队和粮食。兼谋,即全面考虑。 - 万家生佛:比喻军队强大,能够保护无数百姓。 - 东南半壁:指中国东南部地区,半壁是指一半。 - 一柱擎天:形容力量强大,如同一根柱子托起了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左宗棠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其军事才能的高度赞扬。通过“兵食兼谋
泰山关庙旁厅联 日出时,月上初,雨后雪中,得无限好诗好酒; 书数卷,棋半局,炉香琴韵,到此间成佛成仙。 注释: 1. 日出时:指太阳升起的时刻。 2. 月上初:指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刻。 3. 雨后雪中:形容天气多变,既有雨又有雪的景色。 4. 得无限好诗好酒:表示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可以创作出优美的诗歌和品尝到美味的佳酿。 5. 书数卷:指阅读大量的书籍。 6. 棋半局:指下围棋的一半局面。 7.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和作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仰望它越来越高;钻研它越觉得坚实。这两句是比喻,意思是学习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取得成效。“可以语上也”,才可以与孔子谈论学问了。这一句说明学习的道理。“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超越了同类,高于众木。这一句说明学习要有创新意识,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超越前人。“宜若登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