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龙飞地脉优,挺生人杰说婆留。
潮回龛赭三千弩,地拥金汤十四州。
承宠树皆披锦绣,称藩臣和息戈矛。
栉风沐雨辛勤甚,圆木惊眠老未休。
【注释】
“吴越王”:吴地的君主、越地的诸侯。指吴越地区的君主或诸侯王。
凤舞龙飞:比喻帝王显贵,威风显赫。地脉优:地理形势优越。人杰:杰出的人才。婆留:指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字公嗣)。
潮回龛赭三千弩:潮汐退去后,露出了三千张弓弩。龛赭:地名,在今河南省禹县西南。
地拥金汤十四州:据《太平寰宇记》载:吴越国辖境东至海,西至秦岭,南至五岭,北至长江,共十四州。
承宠树都披锦绣:受宠的人都要穿锦绣衣服。《晋书·舆服志》:天子常朝日所服,朱衣绛裳,绛缘皂里;夕服黄屋赤舄;公侯皆朱衣裳绿蔽膝;士从吏以下至庶民,皆玄冠绛裳。称藩臣和息戈矛:诸侯王对中央表示服从,不与邻国争斗。栉风沐雨辛勤甚,圆木惊眠老未休:形容勤勉辛劳,辛苦劳作到深夜。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吴越地区山川形胜,人文荟萃,物华天宝的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典恰当。
开头两句:“凤舞龙飞地脉优,挺生人杰说婆留。”起句“凤舞龙飞地脉优”,点明吴越地区的山川形胜,地势优越,为帝王显贵之地,暗含着诗人对这一地区的赞赏。“地脉优”一句中“龙飞凤舞”四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吴地的繁荣昌盛。次句“挺生人杰说婆留”,点明吴地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即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婆留”二字,出自《诗经·小雅·正月》,原意是赞美周宣王能够礼贤下士,招揽四方贤士,这里用以赞颂刘禅能纳谏纳贤,有贤明君主之德。“挺生人杰”一句,既表明刘禅是杰出人才,又暗示他并非庸主,从而表现出诗人对刘禅的肯定和期望。
下面两句:“潮回龛赭三千弩,地拥金汤十四州。”诗人抓住吴越一带的自然景观和地理形势进行描绘,突出其富饶美丽和战略位置重要。“潮回龛赭三千弩”一句写景生动逼真,把钱塘江潮水涨落时的情景写得如在眼前。“地拥金汤十四州”则直接点明吴越地区的战略地位重要,并暗示了吴越地区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两句不仅表现了吴地的自然景色和战略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吴地的军事力量雄厚。
“承宠树都披锦绣,称藩臣和息戈矛。”这句诗中,诗人将吴越王比作受到皇帝宠爱的贵族子弟,身穿华丽的衣服,头戴精美的冠帽,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这种待遇说明吴越王国的地位十分尊贵。而当吴越王接受诸侯的封贡时,则表现出他们愿意和好相处,不再使用武器来互相争斗。这句诗中“称藩臣和息戈矛”一句,表达了吴越王愿意接受中央政权的领导,不再与邻近的国家发生战争的态度。
最后两句:“栉风沐雨辛勤甚,圆木惊眠老未休。”这是诗人对吴越王的赞美和期待。吴越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始终勤奋努力,不畏风雨,兢兢业业,直到白发苍苍,仍未停止工作。这两句诗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吴越王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