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燠时多稼,移民力本儳。
田洋惟待泽,稻耗不须芟。
香粒大于豆,蒲囊小作函。
馀粮文蓣好,朱履荷长镵。
【注释】
田家:诗人自注:“时年旱,作此。”燠:通“暖”,温暖。儳:偏僻。洋:稻田。耗:消耗。芟:割草。香粒:即香稻,一种优质大米。蒲囊:用蒲草编成的口袋,用来盛米。文:地名,今河南邓州一带。长镵:指农具。
译文
农家在炎热的季节多种植庄稼,农民移民到荒凉的地方努力耕作。
稻田里只等着雨水的滋润,稻子不需要收割后除去杂草。
香稻比豆类的米还要大,蒲袋小做成了袋子来装。
剩下的粮食是好的山药,朱红色的鞋子上挂着长竹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作品。首句就点出了农家在炎热的季节多种植庄稼,反映了农家对土地的依赖和热爱。第二句则描绘了农民移民到荒凉的地方努力耕作的情景,体现了农民们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第三句则通过“惟待泽”和“不须芟”的对比,展现了农家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和顺应,同时也表达了农家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的四句则具体描述了田间劳作的场景。其中,“香粒大于豆”一句,以香稻与豆类的米相比,强调了香稻的品质之高。而“蒲囊小作函”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农家如何将蒲袋制成袋子来装米,既体现了农家的智慧和巧思,也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最后两句则是对农家收获的赞美。诗中提及了山药这种优质的粮食,以及朱红色的鞋子上挂着长竹耒这样的农具,都体现了农家辛勤劳作的成果和收获的喜悦。同时,“好”字的使用,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丰收景象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