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诗国斗名流,日近长安是壮游。
十载交朋易星散,酒垆重过不胜愁。
【注释】
汪紫珊:作者自称或对汪紫珊的尊称。西园饯别图:即《西园饯别图》,作者为汪紫珊作的诗画。三:指第三首。
文坛:指诗坛。名流:知名之士。日近长安是壮游:每天接近长安(京城)是一段美好的生活,这里指的是诗人在京城过着豪华的生活。
十载交朋易星散:十年之交的好友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分散了。酒垆:古代酒店中用来烧火取暖的土灶台。重过:再一次经过。不胜愁;非常愁苦。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七年(853),时年作者三十四岁。当时,他与汪紫珊等友人同游长安,共结文墨之友。后因种种原因,这些朋友都离散了,而自己只能独自在酒垆前感慨万千。
“文坛诗国斗名流”,开篇便点出题中人名——汪紫珊,并直截了当地指出其为“名流”。诗人用“斗”字写出了文人之间的互相较量、互相竞争的局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局面的不满。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京城繁华的画卷,展现了京城的繁荣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繁华生活的喜爱之情。
“日近长安是壮游”,诗人以“壮游”一词来描写自己与汪紫珊等人的交往,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激情和向往的心情。
诗人以“十载交朋易星散”来表达自己与汪紫珊等人的友情已经变得支离破碎。诗人用“易星散”来形容朋友们的离散,既表达了他们的离合无常,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诗人以“酒垆重过不胜愁”来表达自己的愁苦之情。诗人再次经过那熟悉的酒垆时,不禁感慨万千,感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华景象和自己与汪紫珊等人的友情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