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深处列华筵,碧涨生时荡画船。
孤负水衡赀十万,归来尽用卖文钱。

【注释】

移家金陵:搬到南京居住。即事:眼前发生的事。翠微深处:深山中,幽静的地方。列华筵:摆下华丽的宴席。碧涨生时:碧绿的波涛在春水初生的时候荡漾着。画船:绘有彩图装饰的船。孤负水衡赀十万,归来尽用卖文钱:辜负了掌管财政的水衡,用卖文章的钱来偿还。“水衡”是古代掌管皇室财政的大官。水衡,汉官名。

【赏析】

《移家金陵即事·其一》写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是诗人晚年迁居金陵时所作,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归隐田园的愿望。此诗以“即事”为题,反映了诗人在金陵的生活状况。全诗四句,前三句写景,最后一句抒情,意境开阔、清新。

“移家金陵即事”,首句直点本诗题旨。作者自言“移家”,表明他已离开朝廷而来到江宁。从字面看,这句是叙事;但结合诗意来看,它又可理解为抒情。因为诗人因遭排挤而被迫离开京城长安后,一直过着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今终于来到了金陵,可以安享天年了。所以,开头两句,既是叙事,又是抒情。

“翠微深处列华筵”,这一句写的是金陵郊外的景色。金陵,今南京,这里指代作者所居住的地方。“列华筵”,指摆开宴席,宴请宾客。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来到金陵的住处,是在深山之中,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那里幽静清雅,远离尘嚣,可以纵情饮宴。一个“翠微深处”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与美丽。“列华筵”则表现了作者心情的舒畅。“宴席上摆满了珍奇美味的佳肴美酒。这一句写的是作者在金陵的生活情趣。金陵郊外环境优美,生活安逸,所以作者在这里设宴招待宾客。“列华筵”是宴席丰盛的表现,而这种宴席却是在远离尘世、幽静清雅的“翠微深处”里进行的,这就更突出了宴会的幽雅与宁静,也更能显示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惬意。

“碧涨生时荡画船”,这一联是写金陵郊外的美景。“碧涨生时”指的是春天的江水上涨,水流湍急。“荡画船”,指乘着画船在湍急的江水上游弋。这一句写的是金陵郊外的壮阔与奔放。金陵地处长江边,春汛季节,长江水势浩大,江水湍急,而诗人却乘着画船在江面上畅游,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神态跃然纸上。“荡画船”既表现出诗人的潇洒自如,也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好景不长。“孤负水衡赀十万”,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无奈与辛酸。据传说,唐宪宗曾派宦官监领江淮租税,名为“水衡”。由于宦官专权,致使国家财政受到严重的影响。诗人在这里借“水衡”一词来暗讽当时的宦官专政现象。“孤负”二字写出了诗人的愤慨之情。“资十万”,指拥有十万钱的钱财,这是诗人为了谋生而不得不从事写作所得的收入。“卖文”即卖文为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居金陵这样的繁华之地,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只能出卖自己的文才谋生。这里的“卖文”,并非真的去卖文换钱,而是暗指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理想不能实现。

最后一句“归来尽用卖文钱”,是全诗的重点所在。前两句写景是为了引出这一句抒情之语。“归来”,指的是回到金陵之后。“尽用”,是全部用完的意思。“卖文钱”,即写作所得的全部收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从被贬谪到金陵之后,自己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一直在金陵这个地方过着闲适的生活。而自己之所以能够过上这样安逸的生活,完全是依靠写作来谋生的,也就是靠卖文章得来的钱财维持生活。“尽用卖文钱”,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一生坎坷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金陵郊外的环境、景物以及诗人在金陵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归隐田园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清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