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辞馆粲又壶飧,不信椒兰过有芬。
我似郑庄粮不裹,非关人爱故将军。
注释
山左弥月望雨余入境过郯城费县宁阳连获甘澍喜而有作 其二
才辞馆粲又壶飧,不信椒兰过有芬。
我似郑庄粮不裹,非关人爱故将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家乡连续降雨的喜讯后,于某年春初所作的七言律诗。
首联“才辞馆粲又壶飧,不信椒兰过有芬”,写诗人离开官府回到家乡时的情景。馆粲指官舍中的宴席丰盛,壶飧则是指酒食,这两个词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宴饮所用的器皿。诗人用“才辞馆粲”来形容自己刚从官府回到家中时的情景,可见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接着他用“不信椒兰过有芬”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椒兰指的是花椒和兰花,这两种植物都代表着香气四溢的美好事物。诗人用“不信”来强调自己对家乡美好事物的渴望,而这种期待却因为自己刚刚辞官归家而变得难以实现。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颔联“我似郑庄粮不裹,非关人爱故将军”,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经历的回顾和感慨。郑庄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曾经担任过大夫一职,后来因得罪了齐景公而被迫逃亡。诗人将自己比作郑庄,暗示了自己的命运和遭遇与郑庄相似,都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但最终却落得个流亡在外的境地。这里的“粮不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逃亡期间的生活状态,他没有携带足够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只能依靠乞讨为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无奈和悲哀。最后,诗人用“非关人爱故将军”来总结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意思是说自己的境遇并不完全是由于别人的宠爱或恩惠造成的,而是由于自己本身的原因所导致的。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己身世经历的回忆和感慨,展现了一个内心复杂、情感丰富的诗人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会到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