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辈重登李郭舟,细从华屋数山邱。
人如鲁殿成遗老,水爱平江少浊流。
过眼花开到婪尾,击鲜鱼早集吴头。
未成归客攀行客,又向常州入润州。

【注释】 1.李郭:指李白、杜甫。

2.鲁殿:鲁国国君的祖庙。成遗老:指鲁哀公。

3.平江:即长江。

4.行客:指诗人自己。

【译文】

几代人又登上了李杜的舟,在华屋中细细数过山丘。

人们像鲁哀公一样成了历史的遗老,江水爱抚着少有浊流的平江。

花落花开都在夕阳下到尽头,鲜鱼早些被捕捉到吴头。

没有做成归乡之客的我攀附着行旅之人,又向常州和润州而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赵味辛在立夏前一日舟过吴门时写给林远峰的。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立夏前一日赵味辛舟过吴门小集授书堂味辛与林远峰俱有作次韵和之其二”这一句,描述了诗人赵味辛在立夏前一日舟过吴门时的情景。这里的“立夏前一日”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一,也就是立夏那天的前一天晚上。“赵味辛舟过吴门小集”,意思是说赵味辛乘船经过吴门,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市吴中区一带。“小集授书堂”,可能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聚会的地方。“味辛与林远峰俱有作次韵和之”,意思是说赵味辛和林远峰都写了这首诗,而且都是用韵律诗的形式来写的。

接下来两句是对首联的进一步阐述。“几辈重登李郭舟,细从华屋数山邱。”意思是说,几代人都曾经登上过李白和杜甫的船只,他们在华丽的房屋中仔细地数过山丘。这里使用了“李郭”一词来形容他们的才华横溢,也暗示了他们的伟大成就。同时,“细从华屋数山邱”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第三句则是对第二句的具体描写。“人如鲁殿成遗老,水爱平江少浊流。”意思是说,人们就像鲁哀公一样成为了历史的遗老,而江水则喜爱着少有的平静与清澈。这里通过比喻的方式,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句是对第一、二句的进一步延伸。“过眼花开到婪尾,击鲜鱼早集吴头。”意思是说,眼前的花开到了尽头,而新鲜的鱼儿也被早早地捕获到了吴头。这里使用了“过眼花开”这个词语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慨和思考。同时,“击鲜鱼早集吴头”也描绘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画面,展现了吴地渔民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未成归客攀行客,又向常州入润州。”意思是说,没有成为回家的人去攀附别人,却又转向常州和润州的方向去了。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彷徨,也展现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坚持和执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仰,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