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镫明灭隔书帷,门外霜风动地吹。
淅沥雨声愁不断,呻吟病骨痛难支。
永怀茅屋将颓户,远忆扁舟涉险时。
我拥温衾坐深阁,也须矜恤漫嗟咨。
残灯微弱的光线时明时灭地隔着书帷,门外凛冽的寒风不停地吹打。
淅沥沥的雨声令人愁绪不断,呻吟着病痛难耐难以忍受。
一直怀念茅屋将要坍塌的门户,遥远地回忆起扁舟涉险时的往事。
我拥紧温暖的被褥坐在幽深的书房里,也须怜悯并感叹一番。
残镫明灭隔书帷,门外霜风动地吹。
淅沥雨声愁不断,呻吟病骨痛难支。
永怀茅屋将颓户,远忆扁舟涉险时。
我拥温衾坐深阁,也须矜恤漫嗟咨。
残灯微弱的光线时明时灭地隔着书帷,门外凛冽的寒风不停地吹打。
淅沥沥的雨声令人愁绪不断,呻吟着病痛难耐难以忍受。
一直怀念茅屋将要坍塌的门户,遥远地回忆起扁舟涉险时的往事。
我拥紧温暖的被褥坐在幽深的书房里,也须怜悯并感叹一番。
【注释】 草庵携酒与王七:草堂里带酒给王七喝。王七:即王士龙,当时人称“王十丈”。 至城上饮有怀洪大:到城上去喝酒,想念洪大。洪大:即洪刍,字大成,曾为中牟县令,后弃官归隐。 看水曾双立:指当年两人在水上并肩站立的往事。看水:指济源济水,又称“济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市西北济源山南麓,流经河南省新乡、焦作等城市,于焦作市区注入黄河。双立:两脚并立。 登城空尔思:登上城楼却只有空寂而没有思念
这首诗由李白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赏月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复与王采薇看月”,意为再次与王采薇一起赏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复”是再次的意思,“采薇”则是古代的一种酒名,诗人与友人再次共饮美酒,共同欣赏月亮的美好。 第二句“一夕长林响,全疑半岭眠。”描述了夜晚山林的声音和月光洒在山岭上的情景,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这里的“一夕”指的是一个晚上
【注】仲卿:东汉末年,曹魏名士嵇康与妻子刘氏情笃。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刘氏誓不与嵇康合葬。嵇康死后,刘氏出家为尼。 暗树蒙昏晓,幽堂暝不开。鱼肠和血冷,兽脑与心灰。 鬓绿尘中短,颜红醉里回。惟馀仲卿妇,对语一怜才。 注释: ①暗树:昏暗无光的树。 ②幽堂:深奥幽静之殿堂。暝:昏暗,不明亮。 ③鱼肠:古代兵器,用鱼肠做成。 ④兽脑:指猛兽的脑壳,比喻人脑袋。 ⑤鬓绿:指两鬓发白。 ⑥颜红:指两颊泛红
【注释】 草有百回绿,颜唯二十红:草的颜色是绿色的百回,人的面颊只有二十岁的红色。 孤怀逐春暝,枯坐与僧同:孤单地怀着惆怅的心情,在春天的傍晚,枯坐和僧人一起度过。 行路知山简:走在路上的人了解山林的清简。 沈名愧陆通:因名声不显,羞愧陆通。 醉来须藉冢:喝醉了必须倚靠在坟头上。 醒骨白杨风:醒来的时候,白杨树风中摇曳。 【赏析】 此诗是王建晚年的诗作,诗人在晚年隐居时写下的这首诗
【诗词正文】 寄洪大 其二昨梦月先堕,星芒烛四更。 影过花径失,魂入鹊群惊。 落枕吟声苦,循衾暗露生。 明朝碧山外,白道认孤行。 【注释】 1. 昨梦:昨日的梦境,即昨天梦见。 2. 月先堕:月亮提前坠落。 3. 星芒:星星的光芒,这里指月光。 4. 四更:深夜时分,通常指半夜到凌晨一两点。 5. 影过花径:影子掠过了花间小径(花径) 6. 魂入鹊群:魂魄进入喜鹊群中。 7. 落枕吟声苦
注释: 莫去危阑北,斜当万里天。 莫去:不要离去,即不要离开。危阑,高高的栏杆。北,方位词,指北方。这句是说不要离开那高高的栏杆,站在北边看那万里天空。 虚堂零竹雨,孤屋羃茶烟。 虚堂:空荡的堂室。零竹雨,竹叶上滴下的细雨声。羃(yǎn)茶烟,茶烟袅袅升起,弥漫在室内。这句写诗人坐在空荡的堂屋里看着窗外飘洒的细雨,闻着缕缕上升的茶烟,内心愁苦不堪。 断雁沉遥札,长踦上故笺。 断雁:失群的大雁
诗句原文: 著述予心壮,湖山公业成。闲门思剥啄,具黍语倾情。问径幽期惬,循途暮霭生。只疑峰到眼,谁识背山行。 译文: 我撰写的著述使我内心感到自豪,我的湖山事业已经成就。我在闲暇之门思考着是否应该敲门进入,准备了一些粮食想要与对方倾谈。在探寻小径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满足感,而沿着道路行走时,暮色中的雾气逐渐升起。我只怀疑山峰就在视线中,但又有谁能真正了解我背对青山独自前行的情况呢? 赏析:
注释: 风雪金陵路,羁游未损欢。 江宁道中作:在南京江宁道的途中所作。 风雪金陵:南京有金陵,故称金陵为“风雪”。 江宁道:指从南京往北的驿路。 羁游:在外作官或远行。 损:减少。 怜:爱。 劝饮:劝人饮酒。 蔬薄:菜饭,粗粮。 记:记得。 看:观赏。 影:影子。 寻山约住鞍:寻找山时约定住下。 嘑:鸣叫的声音。 水声:江水流动发出的声音。 嘑看影:听声音和看影子。 寻:寻找。 山约住鞍
诗句释义与译文 出郭游骆氏园 其二 出郭才欹帽,穿林又踏鞋。 - 注释: 离开城外时才斜戴着帽子,穿过树林后又穿上鞋子。 - 译文: 刚刚走出城郊就迫不及待地要戴起帽子,穿过树林后再次穿上鞋子准备离去。 暂闲知客乐,独往得愁佳。 - 注释: 暂且的闲暇让人感到客人的快乐,独自前行却能体验到更多的忧愁。 - 译文: 暂时的休息让主人感到客人的快乐,而独自行走则能体会更多忧愁之美。
【注释】 出郭游骆氏园 其一:在城外游览骆氏的园林。 闻说幽居好,林端睇远岑。 听闻那里隐居的环境好,站在林边眺望远处的小山丘。 乱坟行处转,荒竹坐来深。 在乱坟岗子旁边走过,坐下后竹林里显得更深密。 静倚空村立,寒思薄酒斟。 安静地倚靠在寂静的空村中站住,用薄酒暖暖身体。 野塘秋更碧,照影逐孤禽。 郊外的池塘在秋天显得更加碧绿,倒映在水中的自己的影子追随孤独的一只鸟。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
诗句 1 绝业平生亦有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事业或追求有志同道合者的看法。"绝业"指的是特定的事业或追求,而"有俦"意味着有着相同志向或目标的人。 2. 异人卢霍待孤求:这里用"卢霍"来指代历史上的某个人物,可能是李白或杜甫等古代文人,他们被形容为“异人”,即与众不同的文人。“待孤求”则表示这些文人期待着诗人的到来和交流。 3. 百年易冷名山骨:这句话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后十五天,太阳到达黄经零度。 犀渚:即牛渚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长江中,因山形如犀角而得名。 两番:两次。 怊怅:惆怅、失意。 【赏析】 《自江宁至和州途中作 其一》是宋代诗人杨基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一路行来所见到的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赏析】 此为和州途中所作。“自江宁至和州”即从江南的南京到安徽的和县,这是作者由京城南归途中的一站,也是他晚年流寓和州期间的一段生活片断。 “短笺裁恨与闺中”,写自己如何向妻子表达心中的怨愤。诗人在旅途中,由于旅途的劳顿及心情的郁闷,加上路途遥远,书信往来不易,因此只好用“短笺”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以解思念之苦。“闺中”是妻子的居所,也即家中。 “梦破征途怨晓风”一句,写自己如何在漫长的征途之中
【注释】 1.【方观察】:应是作者的友人。2.【招饮署斋】:在官府的书房中设宴招待。3.【次吴思亭韵】:按照吴思亭诗的韵脚来吟咏。4.【书欲纳楹桓】:书信要放到门枢上。5.【作达输君酒盏宽】:表示要为对方提供宽松的酒量。6.【茅屋】:简陋的房屋。7.【数闲】:多次空闲。8.【重结构】:重新构筑。9.【蔀檐一路待全安】:整个屋檐的道路都期待着全面安定。10.【经纶】:治理。11.【花石真馀事】
乙亥花朝同人集五亩园吴思亭有诗见诒次韵奉答 结庐人境隔尘嚣,旧雨频来不待招。 结庐:建房居住。旧雨:老朋友。频来:多次来访。 千载论交忘月旦:千百年来的交情,忘了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一春行乐过花朝:整个春天都在游赏花中度过。 竹林径好三三辟:竹林里的道路,最好只开三扇门(即“三三”)。 梅阁寒从九九消:梅花阁里的寒冷,随着九九重阳节的到来而消散。 老去相如重涤器:我老了,像司马相如有重陶器一样
《题周明府午日山居图》是清代诗人孙星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按照要求一一展开解析: 1. 作者介绍: - 孙星衍(1750年-1818年),字伯渊,号季逑,江苏阳湖人。他是乾隆五十二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因直言不讳得罪和珅而被贬官,后官至山东督粮道。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与同乡洪亮吉、黄仲则齐名。除了诗词,他还辑刊了《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并有《尚书今古文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