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尺银鳞入馔奇,故乡风物镇相思。
来从江海交流处,去趁年光最好时。
细腻不嫌多骨鲠,清华端不借膏脂。
虚传八月还重出,郭璞神仙却未知。
盈尺银鳞入馔奇,故乡风物镇相思。
来从江海交流处,去趁年光最好时。
细腻不嫌多骨鲠,清华端不借膏脂。
虚传八月还重出,郭璞神仙却未知。
诗句逐句释义与翻译:
- “盈尺银鳞入馔奇”:
- “盈尺银鳞”形容鱼的鳞片像银子一样闪亮,尺寸约一尺(大约30厘米),意味着鱼的尺寸较大。
- “入馔”即被用于烹饪,此处强调的是鱼作为食材的珍贵程度。
- “奇”表示异常、不寻常。此句描绘的是这种鱼因其稀有和美味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故乡风物镇相思”:
- “故乡”指的是作者的家乡或其生长的地方。
- “风情物”泛指那里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物品。
- “镇相思”表达强烈的思乡之情,说明这种鱼的味道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难以忘怀。
- “来从江海交流处”:
- “江海”通常代表广阔的水域,象征着来源的丰富和广阔。
- “交流”表明这种鱼是从江河与海洋交汇的地方捕捞来的。
- 此句暗示这种鱼可能具有独特的地理标志或生态特征,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
- “去趁年光最好时”:
- “去”指的是离开,即将捕捉的时机。
- “年光”指一年的好时光,也暗喻捕鱼的最佳季节。
- “最好时”强调了此时捕捉能获得最优质的鱼类资源。
译文:
一尺长的银色鳞片进入菜肴中,令人惊叹。这些来自故乡的风味让我难以忘怀。它们来自江河与海洋交汇之地,趁着一年中的最好时光被捕捉。
赏析:
《天津道中鱽鱼入馔口占》通过描述捕获的鱽鱼及其珍贵性,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地域情感,也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美食文化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