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公别几许时,忽警电飞来,忍不携二十年刎头交,同赴泉台,漫引将去楚孤臣,箫声呜咽;
近至尊刚十余日,被群阴构死,甘永抛四百兆为奴种,长埋地狱,只留得扶桑三杰,剑气摩空。

诗句解析

1 挽谭嗣同联

  • 与我公别 - “我公”指的是谭嗣同,表示与谭嗣同的离别。
  • 几许时 - “几许时”表示一段时间,可能是多年的时间。
  • 忽警电飞来 - “忽警电飞来”形容消息或消息的到来非常突然和迅速。
  • 忍不携二十年刎头交 - 表示难以割舍与谭嗣同长达二十年的友情。
  • 同赴泉台 - 一起到墓地去,指死。
  • 漫引将去楚孤臣 - 随意地引导着离开楚国的孤臣,可能是比喻自己像被放逐的大臣一样。
  • 箫声呜咽 - 箫声悲伤地呜咽,形容情绪低落。
  • 近至尊刚十余日 - 接近皇上(指光绪帝)只有十多天。
  • 被群阴构死 - 受到许多阴谋诡计的影响而死。
  • 甘永抛四百兆为奴种 - 愿意永远被奴役,形容对国家的忠诚。
  • 长埋地狱 - 长期在地狱中受苦,形容遭受长期的苦难。
  • 只留得扶桑三杰 - 仅留下扶桑的三位杰出人物,扶桑可能是指日本。
  • 剑气摩空 - 形容气势如剑,直冲云霄。
  1. 赏析:
  •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谭嗣同的深厚友情及其悲惨命运的哀悼。从“忍不携二十年刎头交”可以看出,作者与谭嗣同的关系非同寻常,他们有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近至尊刚十余日,被群阴构死”揭示了谭嗣同因政治原因被害的命运,以及他生前的遭遇和牺牲。最后,“只留得扶桑三杰,剑气摩空”则展现了作者对谭嗣同精神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精神可以超越时空,影响后世。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亡友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译文

与我公别已几许时,忽闻警电飞来忍不携二十年刎头交,同赴泉台;
近来君临至尊位不过十几日,就被群阴构杀,甘愿为四百兆人做奴隶,永沉地狱;
留下的只有扶桑三杰,剑气冲天,令人敬畏。

注释

  • 我公:指谭嗣同。
  • 几许时:多久。
  • 忽闻警电飞来:突然听到紧急的消息传来。
  • 忍不携二十年刎头交:不忍心放弃与你二十年的深厚友谊。
  • 同赴泉台:一同前往墓地。
  • 漫引将去楚孤臣:随意地引领他人离开。
  • 箫声呜咽:箫声悲伤地呜咽。
  • 被群阴构死:受到众多阴谋的陷害而死。
  • 甘永抛四百兆为奴种:情愿永远沦为奴隶。
  • 长埋地狱:长期在地狱中受苦。
  • 只留得扶桑三杰:仅留下了扶桑的三位杰出人物。
  • 剑气摩空:形容气势犹如锋利的剑,直冲云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